棍子文学网

第49章(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3.董仲舒之惑(一)

叔孙通之后若干年,有董仲舒。

太常博士董仲舒已到知天命之年。

这段时间,汉朝最大的事情就是皇帝崩殂,十五岁的太子刘彻登基并为先帝议谥为“孝景”

新皇帝是延续父祖的“文景之治”

还是另起炉灶,目前有许多猜测,据说新皇帝十分依仗他的舅舅田蚡,而田蚡好儒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汉兴已经一个甲子,儒学渐渐适应了帝国的存在,慕名投到董仲舒这位《春秋》名儒门下的学生越来越多,他精力有限,只能为最器重的学生授课,然后再令这些学生转相授受给其他人。

有些学生他甚至只知其名,未见本人。

这使董仲舒意识到,儒学可能真的在复兴。

这因而引出了董仲舒最深刻的关注:帝国时代,儒学怎么继续曾经的政治理想?怎么约束从秦朝继承的苛酷法制?怎么教化皇帝遵循儒家这一“普世价值”

果然,如多数大臣所预料,刘彻即位仅两个月,田蚡就以外戚的身份被封为武安侯,逐渐染指朝政。

朝廷内外弥漫着新的空气,又过几个月是十月岁首,皇帝正式改元,除旧布新,与民更始。

丞相、建陵侯卫绾上奏:

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15

皇帝同意了。

举贤良,是朝廷选拔官员的一条重要渠道。

新皇帝的第一道改革政令,把举贤良设定为儒生入仕的专属渠道16。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申韩刑名纵横之术的人就无法入仕,汉朝的入仕途径还有很多,但释放的信号是清晰的。

董仲舒与卫绾同朝为官多年,清楚地知道卫绾与时任御史大夫、塞侯直不疑都是汉景帝旧臣,既不通儒学,又是出了名的谨慎长者,当无魄力做这种出头露面的改革。

想来,应是武安侯使的力。

不久,各郡国新举的贤良陆续抵达长安,皇帝亲自对策。

董仲舒是太常博士,负责举贤良事宜的就是他的上司太常卿、柏至侯许昌,因此,董仲舒很有可能在这一时期通过许昌认识了一名新来的博士,淄川人士,名叫公孙弘。

董仲舒是在任博士,公孙弘是新进博士,两人同习《春秋》,董仲舒或许没听说过公孙弘,但公孙弘一定了解董仲舒,因为公孙弘的老师是著名的《春秋》学名儒、齐人胡毋生。

胡毋生与董仲舒又都是景帝时的博士,彼此相处颇为融洽。

胡毋生自汉朝返回齐国后,教授了颇多弟子,公孙弘就是其中之一。

公孙弘学律法出身,年轻时极为潦倒,沦落到在海边为人放猪。

匪夷所思的是,他竟然在四十多岁时突然转向儒学,而今他已经六十岁了。

看来,即使是遥远如齐国海边的潦倒之人,也嗅到了儒学将兴的味道。

这位公孙弘先生,究竟是求道还是投机,现在难以辨明。

但他在六十岁高龄远赴长安,举为博士,想必有雄心远志。

不久,公孙弘被刘彻委派出使匈奴,两位老博士暂时分开了。

形势的发展远比预想的要快,在田蚡支持下,皇帝任用鲁学大师申培公的弟子赵绾出任御史大夫,另一名弟子、刘彻的老师王臧担任郎中令,还把身在鲁国、已经耄耋之年的申培公本人以四匹马拉的车接到长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秘之旅怪谈作者拖更日记炮龙烹凤世子爷他不可能惧内猎人:我真不是除念师青春派黑岩垂钓之神全民转职:开局获得万倍经验增幅将军抢亲记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加满悟性的我打爆邪祟异化武道冥婚盛宠:校草鬼夫好凶猛抗日之天降神兵邪气凛然星门废材又怎么样?照样吊打你!最强赘婿箭魔逍遥初唐万界时空穿越者万族王座半岛检察官步步权谋都市之最强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