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54章(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一经接交,郑朋极力吹捧萧望之是当代的周公,天下人心向往之;又提醒说萧望之已经年逾六十,再不有所作为就来不及了。

但处事严正的萧望之不久后发现,郑朋此人行为不端,搬弄是非,于是不再搭理。

郑朋果然是小人,立刻投靠到史高的阵营,反过来向史高说萧望之、周堪的不是,至于前面批评史高的事情,郑朋说:“那都是周堪、刘向教我说的,我一个关东人,哪里知道这些(关内的)事情嘛。”

原本是暗流涌动、并未激化的矛盾,被区区一个郑朋搅成你死我活的敌友政治。

从马基雅维利的角度看,郑朋的政治水平不低。

总之,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史高、弘恭、石显也就不再敷衍,先行下手,让郑朋向汉元帝告发萧望之等人,皇帝大概不知道弘恭在里面的角色,按照程序让弘恭去调查,萧望之掉进了圈套。

问完之后,弘恭、石显正式报告说,萧望之、周堪、刘向结为朋党、诬陷大臣、离间外戚、专制擅权,实属有罪,建议“请谒者召致廷尉”

7。

这里有个细节,史书说,汉元帝刚即位,不懂得“谒者召致廷尉”

就是下狱的意思,于是准奏。

后来有事召周堪、刘向来见,才被告知他们都被关到监狱里了,于是惊讶地问:“不是说只让廷尉询问吗?赶紧把人放出来!”

但是,汉元帝久为太子,父亲又是一个极重教育的人,怎么可能连“召致廷尉”

就是下狱的意思都不知道?这个细节颇为奇怪。

而且,萧望之等人虽被放了出来,并没有说罪名是错的。

对萧望之,是赦免其罪,罢免前将军、光禄勋;周堪、刘向则被免为庶人。

那个小人郑朋被任命为黄门郎,进入了汉朝仕途的车道。

更奇怪的是,过了几个月,汉元帝赐爵萧望之为关内侯,重新给了“给事中”

的加官和其他待遇,史书说,这是“天子方倚欲以为丞相”

8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要让萧望之当丞相。

听起来不错,但同时发生了一件事:

萧望之的儿子给皇帝上书为父亲鸣冤。

鸣冤这种事很正常,但汉元帝却将此事下有司,由相关部门讨论,假如他真的要任命萧望之为丞相,对这封上书应该低调处理,他反而小题大做,这是很奇怪的。

果然,讨论的结果就是萧望之身为大臣,不思悔改,还教唆儿子上书鸣冤,这是不敬,提请逮捕萧望之。

汉元帝就问弘恭、石显,“萧太傅为人刚正,恐怕不肯折辱吧。”

言下之意,就是如果真的逮捕,萧望之可能会自杀。

弘恭等人安慰说:“人命最重,萧太傅的罪都是言语上的小罪,他肯定不会做傻事。”

汉元帝于是批准了逮捕萧望之的命令。

身为中书令,弘恭、石显马上起草敕令,并命令执金吾即刻发骑兵,火速赶赴京外杜陵,包围萧望之的宅邸,一副气势汹汹、要办大案的样子。

果然,萧望之见此情景,就觉得要完,起意自杀。

他的夫人劝阻了一番,觉得皇帝不至于此;但他的学生朱云恰在宅中,他是一个比萧望之更刚直的人,反过来劝老师自裁。

朱云说了什么史书未载,猜测朱云可能认为,皇帝三番五次折辱老师,那么自杀是最好的选择,这不仅是表明帝师、儒者的尊严,也是向皇帝宣示对他的失望。

在骑兵的包围里,萧望之服毒自杀。

这距离汉元帝即位才两年。

消息传到汉元帝那里,正是饭点,皇帝大惊失色,连忙挥手不吃饭,拍着手哭个不停:“我就说过萧太傅不会进牢狱,你们果然杀了我的贤傅!”

场面极为哀恸。

在班固的笔下,汉元帝是一个稀里糊涂、优柔寡断,不小心让老师死于非命的角色。

但千载之下,我们不妨猜测更可能的真相:汉元帝先是假装不知道“召致廷尉”

是下狱的意思,从而将萧望之免职;又故意放风说任命他为丞相,接着就他儿子的上书大做文章,将其下狱,言外之意是他咎由自取;下狱之前,又假装爱护询问,对宦官调兵这样的大事假装不知道,直到人死之后,又假装怪罪身边人,怪罪之后却不惩罚;尘埃落定,对萧望之上书的儿子不仅没有处理,反而令其承爵为关内侯,还每年派使者去萧望之的坟墓拜祭,以笼络人心。

种种操作,是一套清除政敌的组合拳,精明无比,哪里有一丝糊涂?班固所记,可能的确发生过,那就得承认汉元帝太会演戏了,不枉班彪评价他“多才艺,善史书”

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秘之旅怪谈作者拖更日记炮龙烹凤世子爷他不可能惧内猎人:我真不是除念师青春派黑岩垂钓之神全民转职:开局获得万倍经验增幅将军抢亲记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加满悟性的我打爆邪祟异化武道冥婚盛宠:校草鬼夫好凶猛抗日之天降神兵邪气凛然星门废材又怎么样?照样吊打你!最强赘婿箭魔逍遥初唐万界时空穿越者万族王座半岛检察官步步权谋都市之最强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