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整整一个白天,王莽终于可以不受打扰,也不必奔逃。
他注视着渐台之下的战斗,时不时听见有人呼喊:
反虏王莽安在?
但他并不觉得恐惧,因为他是“圣王”
,圣王是无惧的。
他只是不明白,自当安汉公至今二十多年,尊儒改制、顺天应变,一贯勤勉政务、赏罚分明、不徇私情,而且手握符命;但为什么登基之前就很顺利,登基之后越来越难,以致不可收拾呢?
12.圣王不降
已是暮秋,沧池畔树木萧瑟,寒潭凄清。
若是鸟瞰,会觉得人宛如在天海之间,特别渺小,不知是否有人会想起汉武帝多年以前的那首《秋风辞》,虽然不是写于这里,但苍凉感是相似的: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从渐台上远眺,风景犹在,物是人非,王莽确实老了。
对汉军来说,只要能活着冲进去,斩首夺旗,立下大功,这辈子就能荣华富贵,甚至历史留名,因此无不拼命奋战。
从岸边通向渐台的路只有一条,想必也很窄,汉军拥挤在一起,据说围了几百重之多。
只有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才有机会顶上去且战且进。
推测来说,这些人名为汉军,实际上不仅有军人,还有城中的市民、商贾、无赖,城外的贩夫、农人,等等。
渐台上下,新朝逃亡的官员、侍从加上仅存的士兵,大概还有千余人,继续在组织防御。
汉军不断被台上射来的弓矢射杀。
战斗依然异常激烈,直到下午,汉军终于觉得弓矢明显减少。
台上逐渐弹尽粮绝,汉军逐渐冲到渐台之下,与王莽军短兵相接,把守军几乎全部杀死。
到了下午,这天的下哺时分,王莽看见汉军层层登台,攻了上来。
台上已经没有几个武将卫兵了,多数是躲避的文臣,他们还都佩戴着印绶,衣着华丽,却乱作一团,犹如待宰的羔羊。
汉军毫无怜悯,挥刃向前,杀人之后还将印绶取下戴在身上。
渐台上的建筑物里也有人在躲避,汉军冲入其中,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斩杀,一时血光四溅,一些尸体也从渐台掉进池水中。
屠杀期间,一名叫作公宾就的校尉忽然敏锐地发现,有一个士兵身上佩戴的印绶不同寻常。
公宾就曾经在大鸿胪手下担任过“大行治礼”
的工作,对新朝的印绶很是熟悉。
他按捺住内心的兴奋,平静地询问这个士兵,身上的印绶是从哪里找到的?
这个士兵似乎缺乏敏感,他指了指渐台上的那幢建筑说,是从这个房子西北角一个他杀死的人身上剥下来的。
后人已经搞不清楚这个士兵究竟是一个叫作杜吴的商人,还是一个叫作杜虞的屠夫20,但这都不重要。
公宾就很快跑进室内,找到了那个被杀死的人,他虽然已经被褫去印绶,但身旁的威斗、衣服的颜色,以及那令人印象深刻的面容,使他足以确认,这具尸体就是终年六十八岁的皇帝王莽。
公宾就果断地斩下王莽的首级,拎在手里,大步走出室内。
在渐台之上,他借着黄昏的残阳,向众人展示这个苍老、瞑目、须发花白的首级。
渐台上的众兵士霎时停下了战斗,但仅仅片刻,众人如梦初醒,蜂拥进入建筑物里去寻找那个无头的尸体,他们只为抢夺一块尸身,以证明自己也参与了对王莽的斩杀:
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
2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