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算学(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顾青云笑脸迎人,功课不错,尤其在算学这一门课上更是独占鳌头。

有实力,有情商,他在学堂混得是如鱼得水,和大家的关系都挺好的。

还有另外一个收获就是,在混熟后,他试探性地向何秀才提出想借他书架上的历史书看。

何秀才虽然不喜他分心,可见他心情迫切且想开阔自己的眼界,就同意了。

在看了前朝的史书,特别是开国皇帝华援朝的事迹后,顾青云很是感叹了一把。

和对方一比,自己就是个渣渣,不,连渣渣都不如啊。

话说华援朝出生在宋朝末年的一个官宦之家,当时政治极度腐败,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太监专权,贪官污吏横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他揭竿而起,很快就从者云集,收了许多小弟。

华援朝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逆天的运气,据说他身具真龙之气,和他作对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当时他不是势力最大的,实力只是中等偏下,但最后只要是和他对上,对方都会发生意外或莫名其妙地死去,于是追随他的人就更多了,认为天命在他。

总之,华援朝的崛起就像是顾青云前世看的某点升级文,连对女色方面都是如此,他的后宫堪称三千佳丽,对此他还不满足,经常微服私访,于是小家碧玉、大家闺秀、寡妇,甚至是名妓都出现在他的后宫里,当时还因为他的举动,青楼里的章台柳挺受人追捧的。

可惜他的死也很传奇,是突然猝死的,官方的记载是突发疾病,野史说是死于女人的争风吃醋,总之死因很不光彩。

顾青云觉得很可惜,虽然对方的一些行为很种马,但起码对方还是做了很大贡献的。

比如番薯、土豆、玉米就是他当政期间努力推广的,而且他还打算改革税制,规定即使是有功名的知识分子和官员也要按田亩数纳税。

此外,他还大力发展商业,关注海军和船只的建设问题,努力提高女人的地位等。

遗憾的是,他的新政刚刚开始,就遭到一大批人的反对,特别是改革税制,更是遭到了全国上下精英阶层的强烈反对,结果还没等华援朝想出办法,只做了八年皇帝的他就驾崩了,留下的政策几乎被他的继任者全部否决。

看他做的诗,里面有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顾青云就知道对方和自己一样是穿越的。

他总觉得对方死得时间太巧了,不能小看古人啊。

现在说起华援朝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影响力,顾青云觉得就是数学了。

当时他很注重数学,还和隋唐一样增设了明算科,可惜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很多优秀的人才都读四书五经去了,明算科受到鄙视,认为这是小道,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会去读,就是升官也升不快。

直到后来有人发现,把明算科的人扔进户部算数去,工作效率大增,顿时,明算科就火了一阵,可惜当时的党争非常厉害,明算科的人经常被上司拿去顶缸,渐渐地,就成为了高危职业,最后几乎没有人想考明算科了。

在古代中国,因为有科举制度来缓解社会矛盾,寒门有上升渠道,而科举制度考察的是学子们对于四书五经等典籍的掌握和熟悉程度。

相对而言,当然是能让他们当官的四书五经更受人关注。

而前朝的明算科考试时也只是考察书生们处理实际问题的算数能力。

华援朝又死的太早,还没来得及把算学的地位提高。

在这时候,如果大家研究出来的数学没有实用性,那就几乎不会有人关注。

相应的,也很少有人会去研究数学理论。

中国的数学水平很早之前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顾青云从后世知道的,可他也知道,之后因为大家都不重视,数学就一直发展得很缓慢。

所以到了现在,算学虽然引起了一定的重视,连科举考试都会占一定的比重,但比重的大小取决于当年科考的主考官或皇帝的意志,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算学终究比不过四书五经的传统力量。

毕竟只要你的经义典籍考得足够优秀,算数其实不优秀也是可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不朽圣尊四合院:香江首富从路边摊开始海贼之海军霸拳超凡大卫逍遥小贵婿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这个修士很危险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芙蓉帐暖:皇妃不要逃洪荒:开局通天偷看我日记,自废圣位三界独尊盖世狂龙步步生香:嫡女医妃枪炮领主通灵王妃每天都想和离全球迷雾求生会穿越的外交官太古御龙诀我穿越成一把剑轻狂小毒妃麻衣道祖总裁爹地超给力仙路争锋冥婚盛宠:校草鬼夫好凶猛娇妻养成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