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朱毫惊叹:“陆大人使用的东西真是别致,我在主家待了这么久了,也不曾在他府上见过如此贴心的小物件。”
“人体工学靠垫。”
陆久安为他解释:“你要是喜欢,到时候给你一个。”
他说得轻巧,朱毫却吓了一跳:“这如何使得?”
陆久安不以为意:“本官府上多的是。”
这东西是他结合后世让人琢磨出来的,反正也值不了几个钱,现在送出去,还能笼络人心。
朱毫听了果然喜笑颜开,摸着靠垫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陆久安道进入正题:“之前你们在报名表上填报的名目,因为太特殊,没办法进行考核。
所以就让赵老三单独把你们寻来,由本官面试你们。
若是答得好,本官另有赏赐。”
三人皆是一脸错愕和惊喜。
陆久安转过头看向申志:“你说你很会种地,亩产多少石?”
申志没想到第一个被问话,毫无准备,紧张地咽了咽口水,磕磕巴巴道:“小的一次秋收亩产水稻最高可达3石,普通人一般只能达一石半,不过这两年洪灾越来越频繁,收的也越来越少,到今年颗粒无收,全部烂在田里发芽了。”
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放在这个年代,这样的收成已经算得上是丰产了!
“为什么你能比别人高出那么多?种了这么久的粮食,从育苗到收割,可曾留意过什么原因吗?”
“要说什么原因。”
申志想了想,“大概是我养得比较精细,下肥比较足。
哦,我选育稻种的时候,喜欢选那种矮珠留种。”
就是这个!
陆久安拍案而起。
陆久安自小在城镇里长大,因此稷黍不识,麦莠不分。
高中的时候,生物老师拿来几样实物让同学们辨认。
正好抽到陆久安,陆久安答不上来,被班上一个男孩带头嘲笑了一番。
于是那堂课,生物老师为学生们讲水稻从古至今产量逐渐增加的原因时,陆久安听得尤为仔细,除了兴修水科,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其中一项就是稻谷自身品种的原因。
古代水稻株高较高,抗倒伏性差,健康成长到成熟期太难了。
要么早早夭折,要么涨到结穗成汁期,就被风刮倒了。
陆久安鼓励他:“你再想想,还有别的原因吗?”
申志想不出来,种地就是种地,除了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就是他自个儿摸索出来的方法。
他本就老实,做不出随便胡诌一个应付陆久安的想法,只是摇摇头:“小的也不知道了,或许我家田地风水好,土地老爷比较喜欢。”
可能觉得自己表现不好,丢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申志搓着双手满脸懊恼。
“你刚才说的那些本官已经很满意。”
陆久安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而且你会种地,这就足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