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司马承征召长沙人虞悝当长史,正好虞悝母亲去世,司马承去吊唁,说:“我想讨伐王敦,但兵少粮缺,而且刚到这里,还没建立起恩信。
你们兄弟是湘中的豪杰,王室正处于危难之中,打仗的事,古人都不会推辞,你们有什么指教吗?”
虞悝说:“大王不嫌弃我们兄弟无能,亲自屈尊来见我们,我们怎敢不尽力!
但我们州荒凉破败,很难进军讨伐;应该暂且收兵固守,向西方发布檄文,王敦的势力必然会分散,等他分散后再图谋,或许能取胜。”
司马承于是囚禁了桓罴,任命虞悝为长史,任命他的弟弟虞望为司马,督护各路军队,和零陵太守尹奉、建昌太守长沙人王循、衡阳太守淮陵人刘翼、舂陵令长沙人易雄一起起兵讨伐王敦。
易雄向远近发布檄文,列举王敦的罪状,于是整个州都响应司马承。
只有湘东太守郑澹不服从,司马承派虞望讨伐并斩杀了他,把他的头示众。
郑澹是王敦的姐夫。
司马承派主簿邓骞到襄阳,劝说甘卓:“刘隗(字大连)虽然傲慢,失去人心,但对天下没有危害。
大将军因为私人恩怨,起兵攻打京城,这是忠臣义士尽忠的时候。
您担任一方长官,奉命讨伐有罪的人,这是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劳。”
甘卓说:“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事不是我能做到的,但我立志为国献身,会一起仔细考虑的。”
参军李梁劝说甘卓:“以前隗嚣专横跋扈,窦融据守河西来侍奉光武帝,最终得到了好处。
现在将军在天下有很高的声望,只需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如果大将军事成,会把一方重任交给将军;如果不成,朝廷肯定会让将军取代他。
还担心不富贵吗?何必放弃这种必胜的策略,在一战中决定生死呢?”
邓骞对李梁说:“光武帝是在创业初期,所以隗嚣、窦融可以表面服从,从容观望。
现在将军对于本朝来说,不能和窦融相比;襄阳对于朝廷来说,也没有河西那么坚固。
如果大将军打败刘隗,回到武昌,增加石城的守军,断绝荆州、湘州的粮食,将军想回到哪里去呢!
形势掌握在别人手里,却说自己处于必胜的地位,从没听说过这种事。
而且作为臣子,国家有难,坐视不管,在道义上说得过去吗!”
甘卓还是犹豫不决。
邓骞说:“现在既不做忠义的事,又不接受大将军的檄文,这必然会招来灾祸,不管是聪明还是愚笨的人都能看出来。
而且议论的人担心的是对方强大而我们弱小。
现在大将军的兵力不过一万多,留下的不到五千;而将军现有的兵力是他的两倍。
凭将军的威名,率领这里的精锐部队,举着符节,敲着战鼓,以顺讨逆,王含怎么能抵挡呢!
逆流而上的敌军,肯定自顾不暇,将军攻打武昌,就像摧枯拉朽一样,还有什么可顾虑的!
武昌平定后,占据那里的军事物资,安抚荆州、湘州,用恩义招抚士兵,让回来的人像回到家一样,这是吕蒙打败关羽的方法。
现在放弃必胜的策略,坐等危亡,不能说是聪明。”
王敦担心甘卓后来会变卦,又派参军丹杨人乐道融去邀请他,一定要和他一起东下。
乐道融虽然侍奉王敦,却痛恨他的叛逆行为,于是劝甘卓说:“皇上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任用谯王治理湘州,并不是专门信任刘隗。
而王氏专权很久了,突然被分权,就说自己失了职,背弃恩义,放肆叛逆,起兵攻打京城。
国家对您非常优厚,现在和他一起叛乱,难道不是违背大义吗!
活着是逆臣,死了是愚鬼,永远是宗族乡党的耻辱,不可惜吗!
为您打算,不如假装答应他,然后火速袭击武昌,大将军的士兵听说后,必然不战自溃,大功就可以成就了。”
甘卓本来就不想顺从王敦,听了乐道融的话,就下定决心,说:“这也是我的本意。”
于是和巴东监军柳纯、南平太守夏侯承、宜都太守谭该等人发布檄文,列举王敦的叛逆罪状,率领部下讨伐他。
派参军司马赞、孙双带着奏表到朝廷,派罗英到广州约陶侃一起进军。
戴渊在江西,先收到甘卓的信,上奏给朝廷,朝廷里的人都欢呼万岁。
陶侃收到甘卓的信,立即派参军高宝率兵北上。
武昌城里传言甘卓的军队到了,人们都逃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