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公元前255年大事记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秦国河东郡守王稽因勾结其他诸侯国,被判处死刑,在闹市中公开斩首示众。
这件事让秦国丞相范雎心里越来越不痛快。
有一天,秦昭襄王上朝时忍不住叹气,范雎赶紧问大王为何发愁。
昭襄王说:“武安君白起死了,郑安平、王稽又先后背叛,现在国内没有得力的将领,国外强敌环伺,我能不担心吗?”
范雎听了心里首发毛,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这时,从燕国来的蔡泽听说了这事,就往西来到秦国。
他先派人在咸阳城放风:“蔡泽可是天下有名的辩论高手,他要是见到秦王,肯定能把范雎丞相拉下马,抢走相位!”
范雎一听就火了,立刻派人把蔡泽叫来。
蔡泽见到范雎,态度十分傲慢,礼数也不周。
范雎心里窝火,质问他:“听说你到处宣扬要取代我当丞相,有什么高见,说来听听!”
蔡泽说:“哎呀,您怎么现在才明白啊!
就像春夏秋冬西季轮回,完成使命的就该退场。
您难道没看到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文种的下场吗?您真希望和他们一样?”
范雎故意说:“为什么不行?这三个人都是大义和忠诚的典范,君子为了成就名声不惜牺牲性命,死而无憾!”
蔡泽反驳道:“人建功立业,谁不想功成名就、全身而退?最好是名声和性命都保住;其次是留下美名但牺牲生命;最下等是名声受损却苟且偷生。
商鞅、吴起、文种对君主忠心耿耿,这值得肯定。
但周朝的闳夭、周公,难道不也是又忠诚又圣明吗?和闳夭、周公比,这三个人难道更值得羡慕吗?”
范雎点头说:“有道理。”
蔡泽接着问:“那您觉得,当今秦王和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勾践相比,谁更念旧情、不辜负功臣?”
范雎说:“不好说。”
蔡泽又问:“您的功劳能比得上商鞅、吴起、文种吗?”
范雎说:“比不上。”
蔡泽说:“那您要是还赖在相位上不退,恐怕比他们三人的下场更惨!
俗话说‘太阳到了正午就会西斜,月亮圆了就会变缺’,懂得进退屈伸,顺应时势变化,这才是圣人之道。
现在您大仇得报,恩德也回馈完了,心愿己了却还不变通,我真为您担心。”
范雎觉得蔡泽说得在理,就把他奉为上宾,还推荐给秦昭襄王。
秦王和蔡泽一谈,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客卿。
不久后,范雎借口生病辞去丞相之职。
秦王正欣赏蔡泽的谋略,就任命他为丞相。
不过,蔡泽当丞相没几个月,也辞职了。
这一年,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让荀子担任兰陵县令。
荀子是赵国人,名况。
他曾经和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军事。
赵王问:“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临武君说:“上要顺应天时,下要占据地利,观察敌人的动向,后发制人,先一步到达关键位置,这就是用兵的关键。”
荀子不同意:“不对!
我听说古代用兵的根本,在于让百姓齐心。
弓箭不好,神箭手后羿也射不中;六匹马不配合,善御者造父也跑不远;百姓不拥护,商汤王、周武王也不能必胜。
所以善于赢得民心的人,才是真正会用兵的人,用兵的关键就在于让百姓归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