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汉纪七 公元前169年前155年(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的贤能之人,他们爱护百姓、熟悉地形、了解民心。

平时,他们教百姓练习射箭;战时,就带领百姓抵御敌人。

这样,内部的基层编制建立好了,对外的军事管理也就确定了。

百姓们长期在一起生活训练,不要轻易让他们迁移,从小一起玩耍,长大后一起做事。

夜里作战,听到声音就能认出彼此,及时相互救援;白天作战,远远看见就能知道是谁,彼此熟悉。

大家有了深厚的感情,遇到危险时就愿意为对方拼命。

这个时候,再用丰厚的赏赐激励他们,用严厉的刑罚约束他们,他们就会前赴后继,毫不退缩。

要是迁徙的百姓既不健壮又没本事,那就是白白浪费粮食衣物,派不上用场;就算百姓身强力壮有能力,但没有好官吏带领,也干不成事。

陛下决定不和匈奴和亲,我猜他们冬天可能会南下侵扰。

要是能狠狠地打他们一次,就能让他们长时间不敢再来。

想树立威望,最好在匈奴战马秋高膘肥、容易挑起战事的时候出击;如果匈奴来犯却不能重创他们,让他们得意地离开,以后就很难再制服他们了。”

晁错这个人严厉刚首,又苛刻严酷,但因为能言善辩,得到太子的赏识,太子府上的人都称他为“智囊”

汉文帝十二年(癸酉年,公元前168年):

?冬天十二月:黄河在酸枣县决口,向东冲毁了金堤,东郡紧急征发大量百姓去堵塞决口。

?春天三月:朝廷下令废除关卡检查制度,百姓出行不再需要通行证。

晁错向汉文帝进谏说:“圣明的君主在位,百姓不会受冻挨饿,不是因为君主亲自耕种供给食物、亲自织布供给衣服,而是因为君主为百姓开辟了获取财富的途径。

所以尧在位时有九年水灾,汤在位时有七年旱灾,但国内没有受冻饿死的人,就是因为储备充足,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

现在天下统一,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都不比汤、禹时期少,又没有连续几年的水旱灾害,可粮食储备却不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土地还有没开发的潜力,百姓还有没发挥的余力,能种粮食的土地没有全部开垦,山林湖泽的资源没有完全利用,西处游荡不务农的人也没有都回到农业生产中。

人在寒冷的时候,不会等有了又轻又暖的衣服才穿;饥饿的时候,不会等有了美味的食物才吃。

人一旦饥寒交迫,就顾不上廉耻了。

人之常情,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饿,一年不做衣服就会冷。

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没衣穿,就算是慈母也保不住自己的孩子,君主又怎么能拥有百姓的拥护呢?贤明的君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鼓励百姓从事农耕和种桑养蚕,减轻赋税,增加粮食储备,充实粮仓,防备水旱灾害,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百姓就像水流,君主的政策引导决定他们的去向,他们追逐利益,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不会选择方向。

珍珠、玉石、金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可大家都看重它们,就是因为君主使用它们。

这些东西轻便小巧,容易收藏,拿在手里就能走遍天下,不用担心饥寒。

这就使得臣子容易背叛君主,百姓轻易离开家乡,盗贼受到诱惑,逃跑的人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

而粮食、布匹、丝绸,从土地里生长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还得靠人力去收获聚集,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

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搬不动,坏人也瞧不上,但一天没有粮食,饥寒就来了。

所以明君看重五谷,轻视金玉。

现在五口之家的农户,至少有两人要服劳役,能耕种的土地不过一百亩,一百亩地的收成不过一百石。

春天耕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要砍柴,为官府做事,服徭役。

春天不能躲避风尘,夏天不能躲避酷热,秋天不能躲避阴雨,冬天不能躲避严寒,一年西季没有休息的日子。

还要操办亲友往来、吊唁死者、探望病人、抚养孤儿、养育孩子等事情。

农民如此辛苦,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府紧急征收赋税,而且没有固定时间,早上刚下命令,晚上就可能改变。

手里有粮食的农民,只能半价贱卖;没有粮食的,就只好借高利贷,于是就有人卖田卖宅、卖儿卖女来偿还债务。

而商人呢,大的囤积货物赚取加倍利润,小的摆摊贩卖,投机取巧,每天在城里游荡,趁着官府急需物资,把货物价格抬高几倍出售。

所以这些商人男不耕地,女不织布,却穿华丽的衣服,吃精美的食物,没有农民的辛苦,却有丰厚的收入。

他们凭借财富,和王侯交往,势力比官吏还大,为了利益相互争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末世对照组:大佬带全系异能守护华夏狐狸的美男图鉴剑诛天道穿越诀南北杂货玄门奶包被读心,全家杀疯了朱雀记召唤圣剑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帝枭盛宠:总统大人买一送二神医娘亲帅炸了不灭龙帝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神道丹尊斗罗之龙凤斗罗全民转职:开局获得万倍经验增幅一切从锦衣卫开始陵虚血途超级保安在都市魔方诸天天朝仙吏我的悟性爆炸了我为红楼来我老婆是导演玄浑道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