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泉陵侯刘庆给朝廷上书说:“当年周成王年纪小,被称为孺子,周公就代他处理国事。
现在皇上也还年轻,应该让安汉公王莽像周公那样,代行天子的职责。”
大臣们听了,都说刘庆说得对。
随着汉平帝渐渐长大,因为母亲卫太后一首被王莽隔绝在外地见不到面,心里对王莽满是怨恨。
这年冬天十二月,王莽趁着腊日给平帝进献椒酒的机会,在酒里下了毒。
平帝喝了酒就生病了,王莽假惺惺地写了一篇祷文,跑到泰畤去为平帝祈福,说愿意用自己的命换平帝的命。
他还把祷文装在一个用金属封起来的匣子里,放在前殿,还警告大臣们谁都不许说出去。
结果丙午日那天,平帝就在未央宫去世了。
朝廷宣布大赦天下,王莽还下令,让六百石以上的官员都要为平帝守丧三年。
他又上奏,把孝成皇帝的庙尊称为统宗,孝平皇帝的庙尊称为元宗。
给平帝入殓的时候,还给他戴上成年男子的帽子,最后把他葬在了康陵。
班固评论说:在汉平帝的时候,国家大事全由王莽说了算。
他总是给自己歌功颂德,好抬高自己的地位。
看他发布的那些文书,好像西方的少数民族没有不臣服的,祥瑞不断出现,到处都是对他的歌颂。
可实际上,天上出现灾异,民间百姓也都在抱怨,这些情况王莽根本掩盖不了。
平帝去世后,朝廷任命长乐少府平晏为大司徒。
太皇太后就和大臣们商量,该立谁当新皇帝。
当时汉元帝这一脉己经没有继承人了,而汉宣帝的曾孙里,有五个在世的王爷、西十八个列侯。
王莽嫌这些人年纪太大不好控制,就说:“兄弟之间不能互相继承皇位。”
于是把汉宣帝的玄孙们都召来,准备从中选一个当皇帝。
就在这个时候,前辉光谢嚣上报说,武功县的县长孟通挖井的时候,挖出一块白石,石头上面是圆的,下面是方的,上面还用红颜色刻着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从这开始,所谓的“符命”
,就是上天暗示改朝换代的征兆这种说法,就出现了。
王莽让大臣们把这件事禀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听就说:“这明显是骗人的,不能这么干!”
太保王舜就劝太后说:“事情己经发展到这地步了,实在没办法阻止。
就算想拦着,也拦不住啊。
王莽也不是真的想干什么过分的事,就是想暂时代理皇帝的职权,好把天下人镇住。”
太皇太后心里觉得不行,但又实在没能力阻止,只好答应了。
王舜他们马上让太后下诏书说:“孝平皇帝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我己经让有关部门把汉宣帝的二十三个玄孙召来,选一个合适的继承皇位。
可这些玄孙都还在襁褓之中,如果没有品德高尚的君子辅佐,怎么能安稳治理国家呢?安汉公王莽,己经辅佐了三代皇帝,他的功绩和当年的周公一样。
现在前辉光谢嚣、武功县长孟通上报了白石上的符命,我仔细想了想,上面说‘为皇帝’,应该是让王莽代行皇帝的职责。
那就让安汉公王莽像周公那样,代行皇帝职权,大臣们把具体的礼仪方案奏报上来。”
接着大臣们又上奏说:“太后圣明,一眼就看透了天意,下旨让安汉公代行皇帝职权。
我们请求让安汉公登上皇位,穿戴天子的服饰,背靠画着斧形图案的屏风,站在门窗之间,面向南方接受群臣朝拜、处理政事;出行的车驾按照天子的规格安排警戒;百姓和大臣都像对天子那样称他为‘臣妾’。
祭祀天地、在明堂祭祀祖宗、在宗庙祭祀祖先、祭祀各路神灵的时候,司仪就称他为‘假皇帝’,百姓和大臣平时叫他‘摄皇帝’,他自己就自称‘予’。
处理朝廷事务的时候,就用皇帝诏书的格式,称‘制’。
这样做是为了顺应上天的旨意,辅佐汉朝,保护孝平皇帝年幼的继承人,完成托付的重任,让国家繁荣安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