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荀家所在的里巷原来叫西豪里,颍阴县令、渤海人苑康认为上古高阳氏有八个才子,就把这里改名为高阳里。
李膺性格孤傲,很少与人交往,只把荀淑当作老师,和同郡的陈寔是好友。
荀爽曾经去拜访李膺,还为他赶车。
回来后,荀爽高兴地说:“今天我竟然能为李君赶车了!”
可见李膺多么受人仰慕。
陈寔出身低微,起初只是郡里的西门亭长。
同郡的钟皓以品行忠厚著称,先后九次被公府征召。
钟皓的年龄和辈分都比陈寔高很多,但他却主动和陈寔交朋友。
钟皓担任郡里的功曹时,被征召到司徒府任职。
临走前,太守问他:“谁能接替你的职位?”
钟皓说:“大人如果一定要找合适的人,西门亭长陈寔就可以。”
陈寔听说后很惊讶,说:“钟君似乎不太会看人,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赏识我!”
于是太守就任命陈寔为功曹。
当时中常侍、山阳侯览请太守高伦安排一个人做官,高伦就指示让那人担任文学掾。
陈寔知道这人不称职,但又不好违抗侯览,就揣着委任文书去见高伦,说:“这个人不适合任用,但侯常侍的面子又不能不给。
我请求把他安排在其他部门,这样就不会损害您的名声了。”
高伦同意了。
乡里的人都奇怪陈寔为什么举荐这样的人,陈寔却始终不解释。
后来高伦被征召为尚书,郡里的士大夫送他到纶氏县。
高伦对众人说:“我之前受侯常侍请托用人,陈君暗中把委任文书退回来,让我从其他途径安排。
最近听说有人因此看不起他,这其实是我的过错,因为我畏惧权贵。
陈君这种‘好事归功于主上,过错归到自己身上’的做法,实在难得!”
陈寔却坚持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赞叹不己,从此陈寔的品德让天下人都心服口服。
后来陈寔担任太丘长,他注重品德修养,施政清简,百姓安居乐业。
邻县有百姓前来归附,陈寔总是耐心劝导,解释清楚后,让他们各自回到家乡。
上级官员到辖区巡查,官吏担心有百姓告状,请示陈寔是否要禁止。
陈寔说:“百姓打官司是为了讨回公道,禁止他们告状,道理还怎么申述?不要限制他们。”
巡查官员听说后感叹道:“陈君这样处理问题,百姓怎么会有冤屈呢!”
最终也确实没有百姓来打官司。
后来因为沛国国相横征暴敛,违反法律,陈寔就辞官离去,当地的官吏和百姓都非常怀念他。
钟皓向来和荀淑齐名,李膺曾感叹说:“荀君的见识高明,很难有人比得上;钟君的品德高尚,可以作为世人的榜样。”
钟皓哥哥的儿子钟瑾的母亲,是李膺的姑姑。
钟瑾喜欢学习,仰慕古人,为人谦让,和李膺同岁,两人都很有名。
李膺的祖父、太尉李修常说:“钟瑾的性格很像我们李家,‘国家政治清明时,不会被埋没;国家政治黑暗时,也能免于灾祸’。”
还把李膺的妹妹嫁给了钟瑾。
李膺对钟瑾说:“孟子说‘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就不能算人’,弟弟你怎么这么不辨是非呢!”
钟瑾把这话告诉了钟皓。
钟皓说:“元礼(李膺字元礼)的祖父、父亲都身居高位,家族兴旺,所以他才能这样无所顾忌!
从前国武子喜欢揭别人的短处,结果招来怨恨。
现在哪里是时候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