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八月壬申日,曹魏将汉献帝安葬在禅陵。
辛巳日,魏明帝返回许昌。
司马懿和诸葛亮对峙了一百多天,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就是坚守不出。
诸葛亮没办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妇人的服饰,想以此激怒他出战。
司马懿果然大怒,上表魏明帝请求出战。
魏明帝派卫尉辛毗手持符节担任军师,去遏制司马懿出战。
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带着符节来了,司马懿肯定不会出战了。”
诸葛亮说:“他本来就不想打,之所以坚持请战,不过是想在士兵面前显示自己有作战的决心罢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真有办法打败我,何必大老远向皇帝请战?”
诸葛亮派使者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不询问军事情况,只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的劳累程度。
使者回答说:“诸葛公早起晚睡,惩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每天吃的饭还不到几升。”
司马懿对别人说:“诸葛亮吃得少,操心的事又多,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诸葛亮病情加重,蜀汉后主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前去探望,并询问国家大事该如何安排。
李福到了之后,和诸葛亮交谈完就离开了,几天后又回来了。
诸葛亮说:“我知道你回来的目的,之前虽然谈了一整天,但还有些话没说完,你回来就是为了确定这些事吧。
你想问的人,蒋琬比较合适。”
李福道歉说:“之前确实忘了询问重要的事,比如您百年之后,谁能担当重任,所以才又回来。
请问蒋琬之后,还有谁可以?”
诸葛亮说:“费祎可以接替他。”
李福又问费祎之后的人选,诸葛亮没有回答。
就在这个月,诸葛亮在军中去世。
长史杨仪整顿军队准备撤回。
百姓跑去告诉司马懿,司马懿立刻带兵追击。
姜维让杨仪调转军旗,擂响战鼓,做出要反攻司马懿的样子,司马懿赶紧收军后退,不敢逼近。
于是杨仪整顿好队列有序撤离,进入山谷后才为诸葛亮发丧。
百姓为此编了一句谚语:“死诸葛吓跑活仲达。”
司马懿听到后,苦笑着说:“我能预料他活着时的计策,却预料不到他死后的安排啊。”
司马懿巡视诸葛亮的营垒和驻扎之地,感叹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
他一首追到赤岸,没追上才返回。
蜀汉的前军师魏延,作战勇猛,很会带兵,深受士兵爱戴。
每次跟随诸葛亮出征,他都请求率领一万士兵,另走一条路,和诸葛亮在潼关会师,就像当年韩信的做法一样,但诸葛亮担心有风险,始终没有同意。
魏延经常抱怨诸葛亮过于谨慎,感叹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充分施展。
杨仪办事干练敏捷,诸葛亮每次出兵,杨仪都负责规划部署、安排任务,计算粮草数量,他思考迅速,很快就能把各项事务安排妥当,军队的调度指挥也都靠他。
魏延性格高傲自大,当时的人都刻意回避他、让着他,只有杨仪从不迁就魏延,魏延因此对杨仪恨之入骨,两人的关系就像水火一样不相容。
诸葛亮深知两人都有才华,一首不忍心偏袒一方而舍弃另一方。
费祎出使东吴时,孙权喝醉了酒,问费祎:“杨仪和魏延,不过是小人罢了。
虽说他们偶尔能在关键时刻起点作用,但既然己经任用了他们,就不能轻易抛开。
可一旦诸葛亮不在了,他俩必定会引发祸乱。
你们蜀汉众人却懵懵懂懂,不提前防范,这哪里是为子孙后代深谋远虑的做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