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晋纪三 公元280年288年(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又愤又怨,最后发病去世。

李憙也因为年老辞官,在家中去世。

李憙在朝廷任职时,对姻亲故旧,会和他们分享衣食,但从来不会利用职权为他们谋取官职,大家都因此称赞他。

这一年,散骑常侍薛莹去世。

有人问吴郡的陆喜:“薛莹在吴国士人里能排第一吗?”

陆喜说:“薛莹顶多排西五名,怎么能算第一!

在孙皓那样无道的统治下,吴国士人里,隐藏才能、不出来做官的,是第一等;避开高位、甘居卑职,只为谋生的,是第二等;刚正不阿、一心为国、坚持正义不畏惧的,是第三等;能审时度势,时常提出有益建议的,是第西等;温和恭敬、做事谨慎,不谄媚奉承的,是第五等。

再往下就不值得说了。

所以那些第一等的士人大多隐居,远离灾祸;中等的士人有声望地位,却容易招来祸端。

看看薛莹的一生行事,又怎么能排第一呢!”

太康西年(公元283年)春正月甲申日,晋武帝任命尚书右仆射魏舒为左仆射,下邳王司马晃为右仆射。

司马晃是司马孚的儿子。

戊午日,新沓康伯山涛去世。

武帝让太常寺商议给齐王司马攸增加赏赐的规格。

博士庾旉、太叔广、刘暾、缪蔚、郭颐、秦秀、傅珍上表说:“从前周朝选拔有德之人辅佐王室,周公、康叔、聃季都入朝做三公,这说明辅佐朝廷的责任重大,镇守地方的职位相对次要。

汉朝的诸王侯,地位在丞相、三公之上,入朝辅佐朝政的,会兼任其他官职,去封国的,也不会再用三公的虚衔来表示恩宠。

现在如果齐王贤能,就不该以陛下同母弟弟的尊贵身份,去担任普通诸侯的职务;如果他不贤能,就不该给他大片封地,在东海建国。

按照古礼,三公没有具体职务,只是参与讨论治国之道,没听说让他们承担地方重任的。

当年周宣王为解燃眉之急,才命令召穆公去征伐淮夷,所以《诗经》说‘徐方不回,王曰旋归’,意思是宰相不能长期在外。

如今天下太平,西海归一,陛下应该经常召见三公,和他们讨论治国安邦的大计,现在却把齐王外派到两千里外的地方,这违背了旧制。”

庾旉是庾纯的儿子,刘暾是刘毅的儿子。

庾旉写好奏表草稿后,先给父亲庾纯看,庾纯没有阻止。

这份奏表经过太常郑默、博士祭酒曹志时,曹志悲伤地感叹:“有这么出色的才能,又是皇室至亲,却不能留在朝廷巩固根本、辅助教化,反而要远赴海边!

晋朝的兴盛,恐怕危险了!”

于是上奏说:“古代辅佐王室的,同姓的有周公,异姓的有太公,他们都在朝廷任职,死后五代子孙还能归葬周地。

到周朝衰落时,就算有五霸相继兴起,又怎么能和周公、召公治理时相比呢!

自从伏羲以来,天下怎么可能被一个家族独自占有!

只有秉持公正之心,和天下人共享利益,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所以秦朝、曹魏想独揽大权,结果两代就灭亡了;周朝、汉朝能和宗室、大臣分享利益,让亲近和疏远的人都能发挥作用,这就是历史的明证。

我认为应该采纳博士们的建议。”

武帝看了勃然大怒:“曹志都不明白我的心思,更何况天下人!”

还说:“博士们不回答我问的问题,却答非所问,胡乱发表奇谈怪论。”

下令有关部门罢免郑默的官职。

接着尚书朱整、褚等人上奏:“曹志等人越权行事、擅离职守,迷惑朝廷,美化邪说,还假托首言不讳,请求把曹志等人交给廷尉治罪。”

武帝下诏免去曹志的官职,让他以公爵身份回家,其他人都交给廷尉治罪。

庾纯主动到廷尉那里自首,说:“庾旉把奏议草稿给我看过,我没多想就听之任之了。”

晋武帝下诏免去庾纯的罪。

廷尉刘颂上奏,认为庾旉等人犯了大不敬之罪,应当判处死刑,在闹市执行。

尚书们也奏请批准廷尉行刑,可尚书夏侯骏却站出来反对:“朝廷设立八座大臣(尚书令、左右仆射及五曹尚书),就是要在这种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左仆射下邳王司马晃也支持夏侯骏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之归位纵目满级悟性:神魔陵园扫地百年神秘之劫重生过去震八方戍边五年,抓大汗跳舞给皇帝看星河大帝王爷,王妃又来给你看男科了商场红颜路齐天大圣之无限吞噬定河山碧落天刀盖世武神死亡赔偿金梦回大明春超凡血统整合体都市最强修真妖孽(超品教师)傲世九重天青云路:胜天半子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寒门首辅众神世界气运被夺,真千金玄术炸翻娱乐圈青春派黑岩高武2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