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汉武帝说:“皇后的行为违背大义,不得不废。
您应该相信正道,别轻信谣言自己吓自己。
虽然皇后被废了,但衣食住行的待遇不变,长门宫和以前住的宫殿没什么差别。”
当初,汉武帝在窦太主家喝酒,窦太主让自己宠爱的卖珠少年董偃出来拜见。
汉武帝赐给董偃衣服帽子,还很尊重他,不首呼其名,称他为“主人翁”
,让他陪自己喝酒。
从此董偃备受宠爱,名声大噪。
董偃经常陪汉武帝在北宫游玩,在平乐观观看斗鸡、踢球比赛,比赛跑马走狗,汉武帝玩得十分开心。
有一次,汉武帝在宣室殿设宴请窦太主和董偃,让谒者带董偃进来。
这时,中郎东方朔拿着戟站在殿下,推开戟上前阻拦说:“董偃有三条死罪,怎么能进宣室殿!”
汉武帝问:“哪三条?”
东方朔说:“董偃作为臣子,私下侍奉公主,这是第一条罪;他伤风败俗,扰乱婚姻礼制,破坏国家制度,这是第二条罪;陛下正当壮年,一心钻研《六经》,董偃不但不引导陛下学习圣贤之道,反而宣扬奢华享乐,追求靡丽之风,这是国家的大害、君主的大患,这是第三条罪。”
汉武帝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己经摆好酒席了,下次一定改正。”
东方朔说:“不行!
宣室殿是先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不符合法度的事情不能在这里发生。
一旦开了荒淫的头,就可能发展成篡权叛乱。
就像竖貂、易牙扰乱齐国,庆父死了鲁国才得以安定。”
汉武帝说:“说得好!”
于是下诏停止在宣室殿宴请,改在北宫设宴,让董偃从东司马门进入,并赏赐东方朔三十斤黄金。
从这以后,董偃的恩宠一天天衰落。
而从这之后,公主、贵族们违反礼制的行为也越来越多了。
汉武帝任命张汤为太中大夫,让他和赵禹一起修订律令,新律令条文严苛细密,专门约束官吏。
他们还制定了“见知法”
,要求官吏之间互相监督检举,从此汉朝的执法越来越严苛。
八月,发生螟灾,庄稼受灾。
这一年,汉武帝征召通晓治国方略、熟悉儒家经典的吏民,沿途由各县供应食宿,让他们随各地进京汇报财政收支的官员一同来长安。
菑川人公孙弘在应试策问中写道:“我听说上古尧、舜时期,不用重赏厚罚,百姓也会自觉行善、遵纪守法,因为君主以身作则,百姓自然信任。
到了后世,即便重赏厚罚,百姓也不积极向善,违法犯罪的事情层出不穷,因为君主自身行为不端,无法取信于民。
其实,单纯依靠厚赏重罚,不足以引导百姓向善、禁止恶行,关键在于君主守信。
所以,根据才能授予官职,就能各司其职;摒弃空话套话,就能把事情办好;不制作无用的器物,就能减轻百姓赋税;不耽误农时、不滥用民力,百姓就能富足;任用有德之人,罢黜无德之辈,朝廷就有威望;有功者升职,无功者降职,群臣就会勤勉;刑罚与罪行相当,就能制止奸邪;赏赐与贤能相符,就能激励臣下。
这八点,是治国的根本。
让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就不会争斗;治理得当,他们就不会抱怨;以礼相待,他们就不会粗暴;爱护他们,他们就会亲近君主,这些都是治理国家的当务之急。
礼义能让百姓信服,再配合恰当的赏罚,百姓就不会违法乱纪了。
“我还听说,气息相同就会相互吸引,声音相近就会彼此呼应。
君主在上推行德政,百姓在下和睦相处,上下一心,就能心气平和,进而身体调和、声音和谐,最终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相呼应。
这样一来,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甘露普降,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嘉禾生长,朱草出现,山林常青,湖泽不干涸,这就是和谐的最高境界。”
当时参与对策的有一百多人,太常寺评议后,把公孙弘的文章列为下等。
但汉武帝看完策论后,却将公孙弘的对策提拔为第一,还任命他为博士,让他在金马门等待诏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