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春天正月,汉宣帝前往甘泉,祭祀天神。
杨惲被杀后,公卿大臣上奏,称京兆尹张敞是杨惲的同党,不应再担任官职。
汉宣帝爱惜张敞的才华,将奏章搁置,没有批复。
张敞派下属絮舜去查办案件,絮舜却私下回家,还说:“张敞也就再当五天京兆尹罢了,还能查办什么案子!”
张敞听到这话,立刻派官吏将絮舜逮捕入狱,日夜审讯,最终让他死在了狱中。
絮舜快被处决时,张敞派主簿带着自己的命令去对他说:“现在五天京兆尹怎么样?冬月己经过完,你还想拖延性命吗?”
随后将絮舜在闹市斩首。
恰逢立春,朝廷派出负责平反冤狱的使者,絮舜家人载着尸体,拿着张敞的命令,向使者申诉。
使者上奏,称张敞滥杀无辜。
汉宣帝想给张敞一个主动认罪的机会,就先公布之前关于张敞与杨惲有关的奏章,将他贬为平民。
张敞来到宫门前交还印绶,随后开始逃亡。
几个月后,京师的官吏百姓松懈下来,治安变差,击鼓报警的事情频繁发生,冀州地区还出现了大盗贼。
汉宣帝想起张敞以前的政绩,派使者到张敞家召他入朝。
张敞当时正面临严重的弹劾,使者到来时,妻子儿女都吓得哭泣,只有张敞笑着说:“我逃亡为民,要是犯事,郡里的官吏就会来抓捕。
现在使者来,说明天子要重用我了。”
他收拾行装跟随使者,到公车署上书说:“我之前有幸位列九卿,在京兆尹任上获罪,因杀了下属絮舜。
絮舜本是我一向厚待的官吏,多次受到我的宽容。
他见我被弹劾将免官,接到任务查办案件时,就回家躺着,说我只能再当五天京兆尹。
他背恩忘义,伤风败俗。
我认为絮舜行为恶劣,所以枉法将他诛杀。
我滥杀无辜,审理案件不公正,即便伏法被处死,也毫无怨言!”
汉宣帝召见张敞,任命他为冀州刺史。
张敞到任后,盗贼纷纷消失。
皇太子生性温柔仁慈,喜好儒家学说。
他见汉宣帝任用的大多是精通法令条文的官吏,靠刑罚治理臣民,有一次陪汉宣帝宴饮时,随口说道:“陛下用刑太重,应该重用儒生。”
汉宣帝脸色一变,说:“我汉家自有治国制度,向来是将霸道和王道结合使用,怎能单纯依靠道德教化,采用周朝的政治制度呢!
况且那些俗儒不懂得顺应时势,喜欢肯定古人、否定今人,让人对事物的名称和实际内容感到迷惑,不知道该坚守什么,怎么能委以重任!”
汉宣帝还叹息道:“将来乱我汉家天下的,就是太子!”
司马光对此评论:王道和霸道本质上没有区别。
从前夏、商、周三代昌盛时,礼乐制定、军事征伐都由天子决定,这就是“王”
。
后来天子势力衰弱,无法管理诸侯,那些能率领同盟国共同讨伐叛逆、尊崇王室的诸侯,就是“霸”
。
他们推行的方式,都是以仁为根本,以义为准则,任用贤能,赏善罚恶,禁止暴力,诛除叛乱。
只是名号地位有高低之分,恩德泽被有深浅不同,功业大小有差异,政令施行范围有广狭之别,并非像黑白、甘苦那样完全相反。
汉朝不能恢复三代时的大治局面,是因为君主不愿去做,而不是先王的治国之道在后世无法推行。
儒生中有君子,也有小人。
那些俗儒确实不适合参与治理国家,但难道不能选拔真正的儒者来任用吗?后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都是大儒,如果汉朝能任用他们,取得的功业难道就只是这样吗?汉宣帝说太子懦弱,不适合继承皇位,不懂治国之道,会扰乱国家,这还说得过去;但他说王道不可行,儒者不可用,就太过分了!
这恐怕不是用来教导子孙、为后世留下治国法则的正确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