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一心想让自己的名声超过前人,所以拼命表现,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
他聘请了很多有学问的人做自己的下属,把得到的赏赐和封邑的收入都拿来招待这些士人,生活也过得十分节俭。
有一次他母亲生病,公卿列侯派夫人来探望,王莽的妻子出门迎接,穿的裙子短得拖不到地,身上只围着块粗布围裙,来人还以为是家里的仆人,一问才知道是王莽夫人,都大吃一惊。
王莽就是这样故意用这些举动来给自己博名声。
丞相翟方进和大司空何武上奏说:“按照《春秋》里的道理,应该用地位高的人管理地位低的,不能以下管上。
现在刺史的地位比下大夫还低,却要监督二千石的官员,这上下级关系都乱套了。
我们建议撤销刺史这个职位,改成州牧,这样更符合古代的制度!”
十二月,朝廷下令撤销刺史,设立州牧,州牧的俸禄是二千石。
在犍为郡的水边,有人挖到了十六枚古老的磬。
磬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大家都觉得这是吉祥的征兆。
刘向趁机劝汉成帝:“陛下,咱们应该赶紧修建辟雍(古代的国立大学),设立各级学校,推广礼乐制度,让高雅的音乐响起来,把谦逊礼让的风气弘扬出去,用这种方式来教化天下百姓。
要是做到这些,国家还治理不好,那根本不可能!
“有人说,现在条件不够,办不好礼乐。
可礼的本质是滋养人心,如果在推行过程中有小差错,那也是为了滋养百姓而产生的失误。
但刑罚要是出了差错,可能会让人死伤,现在的刑罚早就不是皋陶(古代传说中的司法官)定下的合理之法了,可官员们都积极提议修订,该删的删,该改的改,为的就是解决当下问题。
一说到礼乐建设,大家就推三阻西,这不是敢用严苛刑罚伤人,却不敢用礼乐滋养百姓吗?就因为祭祀用的礼器、演奏的乐器这些细节准备不周全,就干脆不推行礼乐,这是舍弃小问题,却放任大问题不管,糊涂到家了!
“教化和刑罚比起来,刑罚是次要的,现在重刑罚轻教化,这是本末倒置。
教化才是治国的根本,刑罚只是辅助手段。
要是舍弃根本,只靠辅助,怎么能实现天下太平呢?您看,京城这些年总有忤逆不孝、违法乱纪的人,甚至犯下死罪被处决的也屡见不鲜,根本原因就是没好好教他们仁、义、礼、智、信这些道理啊。
咱们继承的是衰微的周朝和暴虐的秦朝留下的烂摊子,百姓长期受不良风俗影响,变得贪婪、阴险,不懂道义。
要是不大力推行教化,只靠刑罚镇压,他们根本不会改正!”
汉成帝听了刘向的话,就把这事交给公卿大臣们讨论。
丞相和大司空上奏,建议修建辟雍,还派人去长安城南规划丈量、标记位置。
可工程还没开始,就不了了之了。
当时还有人说:“孔子只是个平民,都能教出三千学生,现在咱们天子办的太学,学生却太少了。”
于是,汉成帝下令把太学的学生增加到三千人。
但过了一年多,又恢复到原来的人数了。
刘向看皇帝信任自己,就经常公开为皇族宗室说话,批评王氏家族和朝廷里的大臣。
他的话大多尖锐首白,却是出于一片赤诚之心。
汉成帝好几次想提拔刘向当九卿(朝廷高级官员),但都被王氏家族的人和丞相、御史大夫阻拦,所以刘向一首没能升迁。
他在列大夫的位置上干了三十多年,最后去世。
十三年后,王氏家族就取代汉朝,建立了新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