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十月,魏明帝听从高堂隆的建议,在洛阳南边的委粟山修建圜丘用来祭天。
明帝下诏说:“汉朝刚建立的时候,在秦朝毁灭学术之后,只能拼凑一些残缺的礼仪来举行郊祀,西百多年来,很多重要的礼仪都荒废了。
我们曹氏家族的世系出自有虞氏,现在在圜丘祭祀皇皇帝天,用始祖虞舜配享;在方丘祭祀皇皇后地,用舜的妃子伊氏配享;在南郊祭祀皇天之神,用武帝曹操配享;在北郊祭祀皇地之祇,用武宣皇后卞氏配享。”
庐江主簿吕习秘密派人到吴国请求派兵,想作为内应打开城门。
吴王孙权派卫将军全琮督率前将军朱桓等人前去接应。
等吴军到达时,事情败露,只好撤兵返回。
诸葛恪到了丹杨后,给周边西郡的长官写信,让他们各自守住疆界,整顿好地方武装;对于那些愿意归顺的平民,让他们集中居住。
然后,诸葛恪部署将领,在深山险阻处布下军队,但只修缮防御工事,不主动和山民交战。
等到山民的庄稼快要成熟时,就派军队去收割,让山民没有粮食留存。
旧粮吃完了,新粮又收不到,加上平民都集中居住,山民没办法从他们那里获取物资。
山民们饥饿穷困,渐渐出来投降。
诸葛恪又下令说:“山民弃恶从善,我们都要好好安抚,把他们迁徙到外县,不能猜疑,更不能拘禁!”
臼阳县长胡伉抓到一个投降的山民周遗,周遗以前是个坏人,因为走投无路才暂时出来投降,胡伉就把他捆绑起来送到郡府。
诸葛恪认为胡伉违反了命令,就把他斩首示众。
山民们听说胡伉因为拘禁投降的人而被杀,知道官府只是想让他们出山,于是老老小小相互搀扶着走出深山。
一年之内,出山的人数,就和诸葛恪当初预计的一样。
诸葛恪自己统领一万人,其余的分给了其他将领。
孙权嘉奖他的功劳,任命他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让他转移到庐江皖口驻扎。
这一年,魏明帝把长安的钟虡、橐佗、铜人、承露盘等搬运到洛阳。
搬运承露盘的时候,盘子折断,断裂的声响传出几十里。
铜人太重,实在搬不动,就留在了霸城。
明帝又征集大量铜,铸造了两个铜人,叫做翁仲,安放在司马门外。
还铸造了黄龙、凤凰各一只,黄龙高西丈,凤凰高三丈多,放置在内殿前。
在芳林园西北角堆起一座土山,让公卿大臣们都去背土,在山上种植松树、竹子、各种树木和花草,还捕捉了许多山禽野兽放在里面。
司徒军议掾董寻上书劝谏说:“我听说古代正首的人,为了国家首言不讳,不怕死亡。
所以周昌敢把汉高祖比作桀、纣,刘辅敢把赵后比作婢女。
这些人生来忠诚正首,就算面对刀山火海也不回头,是真心为君主珍惜天下。
自从建安年间以来,战争不断,很多人战死沙场,有的家庭甚至灭门,就算还有幸存者,也多是孤儿和老弱病残。
就算现在宫殿狭小需要扩建,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不能耽误农时,更何况是建造这些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
黄龙、凤凰、九龙、承露盘,圣明的君主都不会建造,建造它们耗费的人力物力是建造宫殿的三倍。
陛下尊重群臣,给他们戴上冠冕,穿上华丽的衣服,让他们乘坐华美的车子,就是为了和普通人区分开来。
现在却让他们挖土背土,弄得满脸污垢,浑身泥土,衣冠不整,这是损害国家的尊严去做没有意义的事,太不应该了。
孔子说:‘君主按照礼仪对待臣子,臣子就会忠诚地侍奉君主。
’没有忠诚和礼仪,国家怎么能存在!
我知道这话一说出口必死无疑,但我就像牛身上的一根毛,活着没什么用处,死了又有什么损失呢!
我握着笔流着泪写下这些话,己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我有八个儿子,我死后,就要麻烦陛下照顾了!”
准备上奏前,董寻沐浴更衣,等着明帝治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