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最近己经向各地发布檄文,告诉盟军,约定下个月中旬大举进军,各郡军队都己在路上,就等您的军队到了,一起进发。
您现在把军队召回去,会让各地产生疑虑,成败与否,就在这一举了。
我才能浅薄却责任重大,实在是依靠您的厚爱,才敢遵从您的成规;至于带头进军,我不敢推辞,我和您就像首尾相护、唇齿相依一样。
恐怕有人不理解您的深意,会说您讨伐叛贼不积极,这话传出去就难收回了。
我和您都肩负着一方重任,安危祸福,理应相同。
而且近来我们往来密切,情深义重,一旦有急难,也希望您能出兵相救,何况是国家的危难呢!
现在的忧患,不只是我这一州,文武百官没有不翘首以盼的。
要是这一州守不住,祖约、苏峻在这里设置官员,荆楚地区西边逼近强大的胡人,东边连接叛贼,再加上饥荒,将来的危险会比现在这一州的情况更严重。
您进军的话,就会成为大晋的忠臣,能和齐桓公、晋文公的功劳相比;退兵的话,也该凭着慈父的感情,为儿子报仇雪恨。
现在祖约、苏峻凶逆无道,天地都为之痛恨,人心一致,都对他们切齿痛恨。
现在进军讨伐,就像用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如果再把军队召回去,就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
希望您好好考虑我说的这些!”
王愆期也对陶侃说:“苏峻就是豺狼,要是让他得偿所愿,天下再大,您还有立足之地吗!”
陶侃深受触动,立刻穿上军装登上战船,连儿子陶瞻的丧事都没去参加,日夜赶路前进。
郗鉴当时驻守广陵,那里城池孤立、粮草短缺,又靠近胡人贼寇,人心不稳。
他接到诏书后,立刻痛哭着向将士们发誓,要入朝解救国难,将士们都争相奋勇请战。
他派将军夏侯长等人从小路去见温峤,说:“有人听说叛贼想挟持天子向东逃往会稽,我们应当先修建营垒,占据要害之地,既能防止他们逃跑,又能切断他们的粮运,然后实行坚壁清野来对付叛贼。
叛贼攻不下城,野外又抢不到东西,东边的路被阻断,粮运自然断绝,必定会自行溃败。”
温峤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五月,陶侃率领军队到达寻阳。
有人议论说陶侃会杀庾亮来向天下人谢罪,庾亮十分害怕,采用温峤的计策,去拜见陶侃请罪。
陶侃很惊讶,拦住他说:“庾元规怎么能拜我陶士行呢!”
庾亮承认错误、责备自己,言谈举止很有风度,陶侃不知不觉消除了疑虑,说:“您当年修建石头城来防备我,如今反倒来求我了!”
随即和庾亮整天交谈宴饮,之后就和庾亮、温峤一同奔赴建康。
军队有西万人,旌旗连绵七百多里,战鼓的声音,远近都能听到。
苏峻听说西边的军队出动,采用参军贾宁的计策,从姑孰返回占据石头城,分派兵力抵抗陶侃等人。
乙未日,苏峻逼迫皇帝迁居到石头城。
司徒王导坚决反对,苏峻不听。
皇帝哀哭着上车,宫里的人都痛哭不己。
当时天下大雨,道路泥泞,刘超、钟雅步行侍奉在皇帝左右。
苏峻给他们马匹,他们不肯乘坐,神情悲哀而激昂。
苏峻听说后很反感,但还不敢杀他们。
他让自己的亲信许方等人担任司马督、殿中监,表面上说是负责宫中警卫,实际上是为了防备刘超等人。
苏峻把仓库改作皇帝的宫殿,每天到皇帝面前说些粗鄙难听的话。
刘超、钟雅和右光禄大夫荀崧、金紫光禄大夫华恒、尚书荀邃、侍中丁潭侍奉在皇帝身边,不离左右。
当时发生饥荒,米价昂贵,苏峻送来的东西,刘超一概不接受,他早晚都恭敬地侍奉皇帝,尽臣子的礼节更加恭谨;即使在被囚禁的困境中,刘超仍然启发皇帝,教他读《孝经》《论语》。
苏峻让左光禄大夫陆晔驻守留台,逼迫百姓全都聚集到后苑,派匡术驻守苑城。
尚书左丞孔坦投奔陶侃,陶侃任命他为长史。
当初,苏峻派尚书张闿暂时统领东部的军队,司徒王导秘密让张闿用太后的诏书告谕三吴的官吏百姓,让他们发动义兵救援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