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崔光也送还了自己的官印和封地。
他先后上了十多次奏表,胡太后最终同意。
高阳王元雍上奏弹劾自己,说:“我当初进入西柏堂时,看到政令都由门下省发布,大臣专权、君主政令难行,我明知不对却无法阻止;于忠独断专权,随意生杀,我也不能违抗。
于忠谋划杀我,全靠在位大臣坚决反对才得以幸免;我想把于忠调出朝廷,想法还没实施,反而被于忠罢官。
我空占职位、白拿俸禄,辜负了陛下的恩宠,请陛下允许我辞官回家,听候司法官员处置。”
胡太后因于忠曾保护过自己,没有追究他的罪责。
十二月初五(辛丑),任命元雍为太师,兼任司州牧,不久又让他担任录尚书事,与太傅元怿、太保元怀、侍中胡国珍一同在门下省办公,共同处理政务。
十二月十三(己酉),北魏崔亮抵达硖石,赵祖悦迎战失败,关闭城门坚守;崔亮进军包围硖石。
十二月十九(乙卯),北魏孝明帝和胡太后拜谒景陵(宣武帝陵墓)。
这年冬天,天气异常寒冷,淮河、泗水都结了冰,修建浮山堰的士兵冻死、饿死的有十分之七八。
北魏益州刺史傅竖眼,性情清廉朴素,百姓和獠人都归附他。
龙骧将军元法僧接替傅竖眼担任益州刺史,他一向没有治理才能,还贪婪残暴,当地王、贾等世家大族,都被他征召当兵。
葭萌(今西川广元西南)百姓任令宗趁众人不满北魏统治,杀死北魏晋寿太守,献城投降梁朝,百姓和獠人纷纷响应;梁朝益州刺史鄱阳王萧恢派遣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张齐率领三万士兵前去接应。
元法僧是元熙的曾孙。
北魏岐州刺史赵王元谧,是元干的儿子,执政残暴。
一天,他关闭城门大肆搜捕,抓到人就掠夺财物,用各种酷刑折磨,还无故斩杀六人,全城人都惊恐不安;众人于是大声呼喊,聚集在城门下,元谧登上城楼,拆毁梯子来固守。
胡太后派遣游击将军王靖骑马前去安抚城中百姓,百姓打开城门请罪,交出城门钥匙,胡太后于是罢免了元谧的刺史职务。
元谧的妃子是胡太后的侄女,元谧到洛阳后,被任命为大司农卿。
胡太后因孝明帝年纪尚小,不能亲自主持祭祀,想代替他举行祭礼;礼官们广泛商议后,认为不可以。
胡太后询问侍中崔光,崔光引用东汉和熹邓太后祭祀宗庙的旧例,胡太后非常高兴,于是代替孝明帝主持祭礼。
天监十五年(丙申年,公元516年)
春季正月初一(戊辰朔),北魏宣布大赦,改年号为熙平。
北魏崔亮攻打硖石,久攻不下,曾多次与李崇约定水陆并进,李崇却多次违反约定没有按时赶到。
胡太后因将领们行动不一致,任命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率领两千步兵、骑兵赶赴寿阳,另外设立行台(临时行政军事机构),指挥各军,若有违抗命令的,按军法处置。
萧宝寅派遣轻车将军刘智文等人渡过淮河,攻占梁朝三座营垒;二月初九(乙巳),又在淮河以北击败梁朝将军垣孟孙等人。
李平抵达硖石后,督促李崇、崔亮等人约定日期水陆夹击,众将不敢再违抗命令,作战多次获胜。
梁武帝派遣左卫将军昌义之率领军队救援浮山堰,军队还没赶到,康绚己经击退了北魏军队。
梁武帝又派昌义之和首阁王神念沿淮河逆流而上,救援硖石。
崔亮派遣将军博陵人崔延伯驻守下蔡(今安徽凤台),崔延伯和另一位将领伊瓮生在淮河两岸扎营。
崔延伯取下车轮的外圈,把车辐削尖,将两个车轮对接在一起,用竹子拧成绳索,把车轮连贯起来,一共做了十多道,横在淮河上当作桥,桥的两头安装大辘轳,可随意升降,无法烧毁或砍断。
这座桥既切断了赵祖悦的退路,又阻断了梁朝战舰的通行,昌义之、王神念驻守在梁城(今安徽寿县东),无法前进。
李平部署水陆军队进攻硖石,攻占了外城;二月二十九(乙丑),赵祖悦出城投降,被斩杀,他的部众全被俘虏。
胡太后写信给崔亮,让他乘胜深入梁朝境内。
李平部署各将领,水陆并进,进攻浮山堰;崔亮违抗李平的指挥,以生病为由请求撤军,奏表刚递上去就撤军了。
李平上奏请求判处崔亮死刑,胡太后下令说:“崔亮擅自决定进退,违背我的战略部署,虽然有小胜仗,怎可免除大罪!
但我处理繁多政务,尽量不轻易杀人,可特别准许他将功补过。”
北魏军队于是撤军。
北魏中尉元匡上奏弹劾于忠:“于忠趁国家有大丧事(宣武帝去世),独揽朝廷政令,导致裴植、郭祚蒙冤而死,宰相(元雍)被罢黜受辱。
他还假传圣旨,任命自己为仪同三司、尚书令,兼任崇训卫尉,推究他的意图,是想凌驾于君主之上。
虽然他后来因保护太后有恩被赦免,但仍应公开处死,请派一名御史到冀州去执行死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