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夏季西月庚子日,北魏任命元继为太保,仍保留侍中职位;元继坚决推辞,朝廷不许。
壬寅日,任命崔光为司徒,仍兼任侍中、国子祭酒、著作郎。
北魏牒云具仁抵达柔然,婆罗门态度十分傲慢,毫无谦让之心,还要求牒云具仁对他行大礼;牒云具仁不肯屈服,婆罗门才派大臣丘升头等人率领两千士兵,随牒云具仁去迎接阿那瑰。
五月,牒云具仁回到怀朔镇,详细报告了婆罗门的态度,阿那瑰感到害怕,不敢前进,上奏请求返回洛阳。
辛巳日,北魏南荆州刺史桓叔兴,率领所管辖的部众投降南梁。
六月丁卯日,南梁义州刺史文僧明、边城太守田守德,率领部众投降北魏,两人都是蛮族首领。
北魏任命文僧明为西豫州刺史,田守德为义州刺史。
癸卯日,南梁琬琰殿失火,火势蔓延,烧毁后宫三千间房屋。
秋季七月丁酉日,南梁任命大匠卿裴邃为信武将军,持符节,统领各路军队讨伐义州,在檀公岘击败北魏义州刺史封寿,进而包围义州城;封寿请求投降,南梁收复义州。
北魏派尚书左丞张普惠担任行台,率军救援义州,没能赶上。
南梁任命裴邃为豫州刺史,镇守合肥。
裴邃想袭击寿阳,暗中结交寿阳百姓李瓜花等人作为内应。
他己部署军队,约定了进攻日期,又担心北魏察觉,先写信给北魏扬州刺史长孙稚,说:“北魏起初在马头设置戍卫,如今听说又要修筑白捺旧城,若真这样做,就是对南梁构成威胁,我们也必须在欧阳修筑防御工事,防备边境冲突。
现在我们的士兵己集结完毕,只等你们的决定再撤军。”
长孙稚与幕僚商议,众人都说:“我们本没有修筑白捺城的打算,应该如实回复裴邃。”
录事参军杨侃说:“白捺是座小城,本不是战略要地;裴邃生性狡诈,如今集结军队又送信来,恐怕有别的意图。”
长孙稚恍然大悟,说:“录事你赶紧写信回复他。”
杨侃在回信中说:“你集结军队,想必另有目的,何必编造修筑白捺城的借口!
别人的心思,我能揣测出来,别以为北魏没有能人!”
裴邃收到回信,认为北魏己察觉自己的计划,立即解散军队。
李瓜花等人因错过了约定日期,互相告发,结果有十多家被处死。
长孙稚是长孙观的儿子,杨侃是杨播的儿子。
起初,高车王弥俄突死后,他的部众全部归附嚈哒(西域强国);几年后,嚈哒派弥俄突的弟弟伊匐,率领残余部众返回高车。
伊匐进攻柔然可汗婆罗门,大败婆罗门,婆罗门率领十个部落前往凉州,向北魏请求投降。
柔然残余的几万部众,一起去迎接阿那瑰,阿那瑰上奏说:“本国大乱,各部族分散居住,互相劫掠。
如今北方百姓翘首以待,盼望救援,请求陛下仍按之前的恩赐,给我一万精锐士兵,送我到漠北,安抚平定离散的百姓。”
北魏皇帝下诏,让中书省、门下省官员共同商议。
凉州刺史袁翻认为:“自从国家迁都洛阳以来,柔然与高车互相吞并:起初柔然被杀败,后来高车又被擒获。
如今高车在衰败中振作,报仇雪耻,实在是因为两个部族人数都多,最终无法互相消灭。
自从这两只‘猛虎’争斗以来,边境几十年没有战事,这对中原是有利的。
现在柔然两位首领相继归降,虽然戎狄如同禽兽,终究没有坚定的节操,但使灭亡的国家存续、让断绝的世系延续,是帝王的根本职责。
若抛弃他们不接纳,会损害我们的大德;若接纳并抚养他们,又会消耗我们的物资储备;若把他们全部迁到内地,不仅他们不情愿,恐怕最终还会成为后患,就像西晋时的刘渊、石勒一样。
况且只要柔然还存在,高车就会有后顾之忧,没时间窥伺中原;若柔然完全灭亡,高车的嚣张气焰,后果难以预料!
如今柔然虽内乱,但部落仍多,到处分散居住,都在等待旧主;高车虽强,也没能完全征服柔然。
以臣之见,应当让柔然两位首领都存活:把阿那瑰安置在东边,婆罗门安置在西边,分割他们的降民,各有归属。
阿那瑰应居之地我没见过,不敢妄加揣测;婆罗门请求修筑西海故城居住,西海在酒泉以北,距离高车聚居的金山一千多里,是北方部族往来的交通要道,土地肥沃,很适合耕种。
应派一位良将,配备武器,监护婆罗门,同时让他们屯田,减少粮食运输的负担。
西海北边临近大漠,是野兽聚集之地,让柔然人狩猎为生,彼此依靠,足以自保。
对外可辅助弱小的柔然,对内可防备高车叛乱,这是安定边境、保卫要塞的长久之计。
若婆罗门能收拢离散部众,复兴柔然,就逐渐让他们向北迁移,越过流沙,成为我们的外藩,牵制强大的高车,西北边境的忧虑就能消除;若他心怀狡诈、反复无常,最终也不过是逃亡的贼寇,对我们又有什么损失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