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194章 重返地球(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听浪螺里,宇宙的回响与地球的虫鸣混在一起,竟成了和谐的旋律。

他想起在匠星殿见过的工具,想起巨人掌心的掌纹,突然明白:地球这颗小球,原是宇宙大球最温柔的褶皱——把所有漂泊的故事收进来,用山清水秀当信纸,用新鲜空气当邮戳,再把生生不息的希望,寄向更远的星海。

墙角的星麦种子突然滚落到泥土里,张三禄弯腰去捡时,发现土里藏着颗小小的记忆球,里面映着他年轻时离开地球的模样。

而此刻,记忆球的光正与院中的月光相融,在地上拼出条完整的轨迹:从出发到归来,从星海到故土,原来所有远行,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家。

远处的实验室还亮着灯,科学家们正对着星图讨论下一次航行——这次不再是为了逃离,是为了把地球的新故事,讲给宇宙里其他等待重生的星球听。

而张三禄知道,无论他们走多远,身后这片山清水秀的家园,永远是最踏实的起点,像宇宙掌心那颗被温柔托住的、会发光的星。

“故土号”

的第一次远航带回了新消息:邻近星系的几颗荒芜行星,在地球净化菌群的改良下,竟冒出了淡绿色的苔藓。

消息传来时,张三禄正在老宅的菜园里摘黄瓜,藤蔓上挂着的果实又脆又嫩,带着晨露的清冽——是他用宇宙星尘混合家乡泥土培育出的新品种。

“你看,地球的本事还能往外传呢。”

老农妇凑过来看他手里的黄瓜,“就像咱妈当年教你腌酸菜,你现在不也把方子教给星舰上的娃了?”

她的话让张三禄想起昨夜实验室的场景:年轻科学家们正把水稻基因与星麦基因重组,屏幕上跳动的图谱里,既有地球作物的耐涝特性,又有星麦的抗辐射能力,像两个家园的智慧在悄悄握手。

村里的学堂多了门新课,教孩子们认宇宙星图,也教他们辨地球草木。

小孙女的课本上,一半画着猎户座的星云,一半贴着采集的植物标本,标本旁歪歪扭扭写着:“地球的叶子会光合作用,宇宙的星星会发光,都是在给自己的家干活呀。”

初秋的稻田黄了的时候,第一批星际移民的后代回来了。

他们皮肤带着星尘的淡金色,却能熟练地用镰刀割稻,脚踩在泥里的样子,与村里的年轻人别无二致。

领头的姑娘捧着个星木盒子,里面装着她在异星种下的第一捧稻种,稻壳上竟天然印着地球稻穗的纹路。

“在那边种稻时总想起您说的话。”

姑娘把稻种递给张三禄,“您说土地认人,哪怕隔着光年,只要心里记着根,种出来的粮食就带着家的味道。”

夕阳把稻田染成金红色时,众人在打谷场上晒新粮。

星麦与地球小麦的麦粒混在一起,

iconicon-uniE0D0"

>

iconicon-uniE0D1"

>得像撒了一地的星子。

张三禄抓起一把,指缝漏下的谷粒落在地上,引来几只麻雀啄食——这些小家伙是去年从南方迁来的,科学家说,鸟类的回归意味着生态链彻底稳固了。

夜里,他又去了村口的石碑旁。

那把陪伴他穿越星海的扳手还立在那里,只是柄上缠满了本地的常春藤,藤蔓的嫩芽正顺着扳手的纹路往上爬,像在给这把见惯了宇宙风浪的工具,裹上一层故乡的温柔。

听浪螺里突然传来段熟悉的旋律,是张三禄年轻时在宇宙球面听过的根之谣,只是此刻的调子更悠长,混着稻田的虫鸣、打谷机的嗡鸣,还有远处实验室里年轻人的笑闹声。

这些声音缠在一起,让他突然想起宇宙那个大球——原来地球这颗小球,早把自己的故事织进了宇宙的脉络里,就像常春藤缠着扳手,既守着自己的根,又向着更远的地方生长。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打谷场的新粮上,张三禄看见小孙女正把地球的泥土装进星木盒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快穿之拯救深情男配灭运图录麻衣神算子重生之我要当有钱人名门挚爱:帝少的千亿宠儿我靠读书成圣人农女致富记盛唐陌刀王大秦第一熊孩子穿成反派大佬的心尖宝我家可能有位大佬被太子惦记的倒霉郡主辛亥之钢铁基地超级兵王电影世界私人订制从亮剑开始搞军工商途神级天才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我以熟练度苟长生巫界术士恋爱物语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老祖她靠快穿修仙成神网游之暗影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