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赤眉军“并购案”
的隐患:企业文化冲突
最后说说东路的赤眉军。
樊崇等人虽然名义上接受了更始政权的领导,但那是“听调不听宣”
,保持着自己高度的独立性。
两边的“企业文化”
差距太大了:绿林军这边,好歹立了个皇帝,有点正规军的架子了;赤眉军那边,还是流寇作风,首领和士兵称兄道弟,没什么等级观念。
更始政权给樊崇等人封了侯,却没能给他们实质性的地盘和足够的尊重(可能内心也瞧不起这帮泥腿子)。
这种“并购”
只停留在表面,整合几乎为零。
樊崇等人很快就会发现,这个“更始集团”
内部山头林立,管理混乱,远非他们想象中的“明主”
。
这次合作的基础极其脆弱,就像两家公司签了个框架协议,但细节都没谈,矛盾一触即发。
这为后来赤眉军与更始政权的决裂乃至火并,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高光下的暗流涌动
回过头来看,更始政权在本章可谓是高光时刻:皇帝立了,大旗扯了,三路大军派出去了,而且进展神速,看起来王莽的覆灭就在眼前。
整个“灭新项目”
似乎推进得无比顺利,PPT上的目标正在一个个变成现实。
然而,在这表面风光之下,暗流汹涌澎湃:
1.核心领导力缺失:皇帝刘玄是个傀儡,实权派王匡、王凤等人更多是草莽英雄,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和治理国家的能力。
公司有了上市的壳,却没有上市公司的内核。
2.内部管理混乱:组织机构不健全,决策随意,赏罚不明,各派系争权夺利。
就像个突然暴富的团队,还没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
3.整合能力堪忧:对赤眉军这样的强大外部力量,只有简单的“收编”
动作,没有有效的融合策略,潜在风险巨大。
4.战略协同性差:三路大军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同,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全靠前线将领自由发挥。
换句话说,“更始集团”
虽然抓住了市场机遇(王莽作死,天下大乱),迅速做大,但其内部治理结构存在致命缺陷。
它能够成功“灭新”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手“新朝集团”
己经烂到根子里了,属于“风口上的猪都能飞起来”
。
一旦外部强敌倒下,内部矛盾就会立刻凸显出来。
这不,西路的申屠建,眼看着就要兵临长安城下了。
王莽和他的新朝,迎来了最后的倒计时。
那么,长安城内会上演怎样的末日景象?王莽这位“穿越者”
CEO又将如何面对他的终极结局?而我们的主角刘秀,在本章刻意隐身之后,又将在接下来的乱局中扮演什么角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