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番外1关于永熙年号(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永熙二十一年的登基大典,太和殿的梁柱间还凝着先帝丧礼的余哀。

萧彻身着龙袍站在丹陛上,传国玉玺的冰凉透过掌心漫上来,恍惚间竟与先帝弥留时的温度重叠——那时老皇帝枯瘦的手指攥着他,气若游丝却字字凿凿:“守住这江山,别让百姓再遭流离。”

“请陛下定新元。”

礼部尚书捧着鎏金托盘上前,托盘里的奏折叠着三道褶,每道褶里都藏着翰林学士们拟好的年号,或取“景明”

,或曰“昌和”

,字字都透着“万象更新”

的寓意。

萧彻却抬手按住了托盘。

他的目光掠过阶下百官,落在殿外那株孤零零的柏树上——那是先帝登基时亲手所植,如今已亭亭如盖,只是枝桠间还留着去年冬雪压折的痕迹,像极了这江山尚未抚平的伤痕。

“不必定新元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满殿的呼吸骤然停滞。

站在文官队列首位的沈敬之眉头微动,刚要出列劝谏,却在触及萧彻眼底的沉静时,将话咽了回去。

那眼神太像先帝了,温和里藏着不容置喙的执拗,像当年先帝力排众议,执意要蠲免受灾州县赋税时的模样。

“沿用‘永熙’。”

萧彻的声音穿过空旷的大殿,撞在龙纹柱上,反弹回来时添了几分沉郁,“先帝在位二十一载,毕生都在求‘永熙’二字——永世熙宁,无饥无寒。

可黄河堤坝尚未筑牢,北境烽烟仍未全熄,江南盐税还压得百姓喘不过气,这‘永熙’的承诺,他还没做完。”

他举起玉玺,晨光透过窗棂落在玺面的“受命于天”

四字上,泛着肃穆的光:“朕要替他做完。

留着这年号,不是守旧,是要让天下人都看着:先帝未竟的事,朕接着做;先帝许下的诺,朕来兑现。”

阶下的老臣们忽然红了眼眶。

他们想起先帝晚年拖着病体,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到深夜,案头总摆着一碗凉透的汤药;想起旱灾那年,老皇帝跪在天坛祈雨三日,膝盖磨出的血染红了祭服;想起临终前,他拉着萧彻的手反复叮嘱:“别学朕半途而废。”

“陛下三思!”

有谏官出列,袍角扫过地砖的声响格外刺耳,“改元乃祖宗家法,若因循旧号,恐遭非议,说陛下无开创之心啊!”

“非议?”

萧彻看向他,眼底翻涌着与年龄不符的沉毅,“比起非议,朕更怕九泉之下见先帝时,他问朕:‘永熙的承诺,你怎么改了?’”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加重,“这年号是警钟,提醒朕脚下的路是先帝铺的,肩上的担是先帝传的;这年号是凭证,告诉百姓朕和先帝一样,心里装着的是他们的饱暖,不是虚名。”

站在武将队列首位的镇国将军忽然单膝跪地,甲胄碰撞的脆响震得地砖发颤:“臣等愿随陛下,守‘永熙’,守江山!”

这一跪如星火燎原,宗室、文臣纷纷跟着躬身,山呼“万岁”

的声浪掀动了殿角的幡旗,仿佛连殿外的柏树都在风中轻轻颔首,替先帝应了这声允诺。

典礼结束后,萧彻回到御书房,案上还摆着先帝未看完的《河工志》,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是老皇帝亲笔写的:“三月修堤,五月验粮,莫误农时。”

他提笔在空白处续写,笔迹竟与先帝有七分相似。

窗外的海棠开得正好,风拂过花瓣落在书页上。

萧彻望着那抹粉白,忽然轻声道:“父皇,您看,这永熙的春天,还在呢。”

后来史官在《武帝本纪》里写下:“永熙元年,帝即位,不改元,曰:‘继父之志,承民之望。

’”

这行简短的记载里,藏着两代帝王的接力——有些承诺从不会因帝王更迭而褪色,有些坚守从来都刻在“永熙”

二字里,融进了江山的骨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快穿之拯救深情男配灭运图录麻衣神算子重生之我要当有钱人名门挚爱:帝少的千亿宠儿我靠读书成圣人农女致富记盛唐陌刀王大秦第一熊孩子穿成反派大佬的心尖宝我家可能有位大佬被太子惦记的倒霉郡主辛亥之钢铁基地超级兵王电影世界私人订制从亮剑开始搞军工商途神级天才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我以熟练度苟长生巫界术士恋爱物语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老祖她靠快穿修仙成神网游之暗影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