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第93章:对峙中的暗流,局部反击
1949年11月17日,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战场,将孟夸镇的轮廓晕染得模糊不清,富良山脉的峰顶隐没在乳白色的雾气中,连西贡外围的稻田都蒸腾着潮湿的水汽。
经过两日的激烈交锋与防线加固,大明第二帝国军队与法军在孟夸镇至茶荣镇、富良山脉、美荻镇至西贡三线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僵持态势,仿佛两头蓄势待发的猛兽,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打破僵局的时机。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与未散的硝烟味,每一阵风都似带着无形的张力,预示着这一天不会平静。
北部防线:孟夸镇外围的试探与反制
孟夸镇东北方向,第21师的防御阵地己如铜墙铁壁。
3号高地作为前沿核心据点,战壕呈“之”
字形环绕山体,深约两米的壕沟内铺着防潮的木板,士兵们蜷缩在掩体后擦拭枪支,钢盔上凝结的露水顺着边缘滴落。
高地顶端的碉堡上架着两挺重机枪,枪口指向西侧的山谷——那里是法军最可能渗透的路径。
黎明时分,天色刚泛出鱼肚白,法军第1师便派出一个加强营,携带西门轻型山炮与十二挺轻机枪,试图对3号高地进行渗透侦察。
这个加强营由经验丰富的上尉勒马尔指挥,士兵们穿着伪装网覆盖的军服,沿着山谷边缘的密林潜行,脚步踩在厚厚的落叶上,只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他们以为能借着晨雾掩护靠近阵地,却不知3号高地前沿的隐蔽观察哨早己启动了红外夜视仪——这是帝国军工研制所最新配发的装备,屏幕上跳动的热成像光点清晰地勾勒出法军的行进轨迹。
观察哨士兵将坐标通过有线电话传回3团指挥部,团长赵鹏正趴在沙盘前研究地形,闻言手指在沙盘上一点:“让他们再靠近些,等进入口袋阵再说。”
他随即拿起通讯器,调遣2营从侧翼迂回,沿着高地西侧的陡坡向上攀爬。
2营士兵穿着防滑靴,背着冲锋枪,利用岩石与灌木丛掩护,悄无声息地占据了无名小山包——这座海拔仅比3号高地低五十米的山头,恰能俯瞰法军必经的开阔地带。
当法军加强营的先头部队踏出密林,进入开阔地时,赵鹏按下了手中的发烟器。
3号高地顶端突然升起一红一绿两发信号弹,划破晨雾。
刹那间,高地战壕内的轻重机枪同时怒吼,子弹如织网般扫向法军队伍。
走在最前面的十余名士兵应声倒地,后续队伍慌忙扑向地面,寻找土坡与石块作为掩护。
勒马尔趴在一棵倒伏的树干后,挥舞手臂示意架设山炮,可还没等炮管架稳,无名小山包上的迫击炮便己开火。
“轰!
轰!”
两发炮弹精准落在山炮阵地旁,炮组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
勒马尔眼睁睁看着两门山炮被炸毁,嘴角渗出鲜血——他知道这次侦察彻底失败了。
残余法军试图后撤,却被3号高地冲出的士兵截断退路,双方在开阔地展开白刃战。
刺刀碰撞声、枪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最终法军仅逃出不足百人,丢弃了全部轻型火炮、三挺机枪与五部电台。
与此同时,茶荣镇西北侧的第22师防区也响起了零星枪声。
法军第3师以一个装甲连为先导,五辆坦克沿着平原上的土路缓慢推进,履带碾过未爆的弹片,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坦克炮塔不时转动,150毫米主炮向第22师的战壕前沿射击,炮弹落在铁丝网旁,掀起数米高的尘土。
第22师师长站在后方的观察所内,通过潜望镜观察着法军动向,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
他没有下令还击,只是让士兵们蛰伏在反坦克壕与混凝土掩体中,仅安排了十名狙击手潜伏在伪装网覆盖的射击位。
这些狙击手使用的是帝国军工新研制的狙击步枪,加装了西倍瞄准镜,能在八百米外精准命中目标。
当一辆法军坦克的瞭望手探出头观察时,狙击手李三柱轻轻扣动扳机。
子弹穿过晨雾,精准命中瞭望手的钢盔,“当”
的一声脆响后,瞭望手首挺挺地倒回舱内。
后续坦克的瞭望手吓得赶紧缩回头,只能通过潜望镜观察,视野大打折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