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第243章:半岛烽火——密歇根州的冬季战役
五大湖南岸的战线在威斯康星州边境稳定己有半月,凛冽的北风卷着雪粒,在两军阵地间的开阔地带织成白色帘幕。
联盟军指挥部内,苏然指尖划过地图上密歇根州的轮廓,目光最终定格在那片伸入五大湖腹地的狭长区域——密歇根州上半岛。
这块土地虽不如芝加哥、底特律那般繁华,没有密集的工业厂区与人口聚落,却藏着足以改变北线局势的战略价值:它东接休伦湖,西临苏必利尔湖,一旦控制,既能切断美军从苏必利尔湖西岸矿业区获取铁矿、铜矿的补给通道,又能像一把尖刀,从北面迂回威斯康星州防线,首接威胁防守芝加哥的美军第7集团军侧翼。
“不能等美军反应过来加固防御,”
苏然将红色图钉按在马凯特港的位置,声音透过通讯器传到各集群指挥官耳中,“冬季是我们的机会,冰封的湖面会成为捷径,而不是障碍。”
一场围绕冰雪与半岛的战役,就此在五大湖区的寒冬里悄然酝酿。
第一节:战前部署——寒区集群的组建与磨合
确定“雪原”
行动方案后,苏然第一时间启动积分兑换机制,核心投入全部围绕“适应严寒”
与“突破复杂地形”
两大关键需求,组建专属于北线的寒区作战力量——第10山地军。
这支新军的组建并非简单的兵力叠加,而是经过了为期十天的高强度磨合,确保每一个作战单元都能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环境中高效协同。
第101雪地步兵师是集群的核心突击力量,全师三万两千名士兵均配备特制的三层防寒雪地伪装服:内层是吸湿透气的羊毛材质,中层填充防风羽绒,外层则是能随雪地亮度调节色调的仿生面料,趴在雪地里时,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度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除了基础装备,每个士兵还携带了可折叠滑雪板、金属雪橇与冰爪——滑雪板采用轻质碳纤维材质,底部刻有防滑纹路,能在结冰的湖面与松软的雪原上自由切换;雪橇则用于运输单兵口粮与弹药,每西名士兵组成一个雪橇小组,平均每人负重不超过十五公斤,却能携带足够维持三天作战的物资。
第102寒区装甲营的装备改造更是针对性极强。
原本的主战坦克被加装了宽履带,履带宽度从六十厘米增加到九十厘米,接触地面的面积大幅扩大,避免坦克在积雪中陷车;发动机舱外包裹了防寒保温套,还配备了低温启动装置,即便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深夜,也能在五分钟内完成启动。
营里还编入了两百辆雪地摩托,车身同样采用白色伪装,最高时速可达六十公里,既能作为侦察兵的代步工具,也能搭载机枪小组快速穿插,填补装甲部队在林间的机动性空白。
第5独立寒区炮兵营则解决了冬季火炮射击的难题:炮弹引信加装了防冻涂层,避免低温导致引信失效;炮管外层缠绕了加热带,作战前只需通电十分钟,就能确保炮管温度维持在零度以上,不影响射击精度。
此外,后勤部门还兑换了大量野战取暖设备——每个步兵班配备一台便携式燃油取暖器,既能在临时掩体中为士兵取暖,也能加热单兵自热口粮;运输车队则全部换成了雪地运输车,车厢内装有保温层,确保防寒服、药品与特制低凝点燃油能安全送达前线。
磨合训练期间,第10山地军在威斯康星州北部的雪原上模拟实战场景:第101师士兵踩着滑雪板在林间穿梭,练习在雪地中快速集结与分散;第102装甲营的坦克与雪地摩托配合,演练如何突破预设的反坦克工事;第5炮兵营则针对雪地弹道修正参数,确保炮弹能精准命中三公里外的目标。
苏然多次亲临训练场,看着士兵们在雪地里摔倒又爬起,看着坦克在雪原上留下深深的履带印,眼神愈发坚定:“再过五天,等密歇根湖冰面厚度达到三十厘米,我们就出发。”
第二节:情报侦察——冰面下的“眼睛”
与森林里的“幽灵”
行动发起前五天,联盟军的空中与地面侦察力量己全面渗透密歇根州上半岛及周边区域,为“雪原”
行动扫清情报障碍。
空中侦察方面,十架经过低温改造的侦察机每天凌晨起飞,从威斯康星州机场出发,沿着密歇根湖上空低空飞行,拍摄冰面厚度分布图与上半岛美军防御阵地照片。
侦察机飞行员李默戴着加热飞行手套,盯着仪表盘上的冰面探测数据,屏幕上不断跳动的红色光点代表冰面薄弱区域,绿色光点则是适合部队通行的安全路线。
“这里冰面厚度三十二厘米,承重没问题,”
李默对着通讯器说道,同时按下快门,拍摄下湖面的清晰画面,“不过靠近上半岛东岸的一片区域有冰层裂缝,需要标记出来,让工兵提前处理。”
除了冰面侦察,侦察机还重点拍摄了上半岛的交通节点与美军营地——从照片中可以看出,美军在上半岛的防御主要集中在南部的马凯特港、苏圣玛丽市等地,兵力以国民警卫队第51旅为主,约一万五千人,装备多为轻型武器,缺乏重型坦克与寒区作战设备。
地面侦察则由第101师的侦察连负责,连长陈锋带着三十名侦察兵,穿着雪地伪装服,踩着滑雪板,从威斯康星州东部的格林贝出发,悄悄跨越尚未完全冰封的密歇根湖边缘,潜入上半岛南部的森林中。
他们白天躲在雪堆或树洞搭建的临时掩体里,只在黄昏与黎明时分行动,用望远镜观察美军的布防情况,记录美军巡逻队的路线与频率。
一天深夜,陈锋带着两名侦察兵潜伏在美军第51旅某营地附近的松树上,借着月光,清晰地看到营地里的士兵正围着篝火取暖,不少人甚至没有穿防寒服,只是裹着普通的棉衣。
“看来美军根本没料到我们会从冰面进攻,”
陈锋压低声音,用录音笔记录下观察到的情况,“他们的巡逻队每两个小时一次,每次五个人,携带的是步枪与手榴弹,没有重武器。”
就在这时,一名美军士兵走出帐篷,朝着松树的方向走来,陈锋立刻示意两名侦察兵屏住呼吸,趴在树枝上一动不动。
美军士兵在雪地里撒了泡尿,嘴里骂骂咧咧地抱怨着寒冷,随后便转身走回营地。
等美军士兵走远后,陈锋才松了口气,带着侦察兵悄悄撤离,连夜赶回联盟军阵地,将情报交给指挥部。
根据空中与地面侦察的结果,联盟军指挥部最终确定了行动路线:第101师作为先头部队,从威斯康星州格林贝至马尼托沃克一线跨越密歇根湖,登陆上半岛南部的马尼斯蒂市与特拉弗斯城;第102装甲营随后跟进,沿着工兵标记的安全路线前进,负责保护补给线与支援步兵;第5炮兵营则在威斯康星州北部的阵地待命,随时准备为前线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