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如今香火很是旺盛,这不今年县试前来拜的人可多了,不少人拜完会再镇上留宿一宿,所以镇上又开了不少客栈。”
陈靖捋着胡子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来时见镇上多了不少客栈。”
本来清水镇只是个不太富裕的小镇,因为所处的地方比较偏僻,并非交通枢纽所以发展的十分缓慢。
如今旅游业发展起来瞬间不一样了,外地来的人住宿、吃饭顺便买点当地的特产,收益不就上来了吗?
千万别小瞧了古人的消费水平,想当年李氏为了给儿子求平安,都舍得往寺庙里捐上百贯,那些想要给孩子求高中的,自然也是舍得香火钱。
陈大顺继续道:“寺庙这几年收的香火钱不少,每一笔都记在账上,前年由我爹牵头,将咱们清水镇的路都重修了一遍,从镇上去陈家庄的路也都铺好了,以前回去一趟得花三个时辰,如今两个时辰都用不上就能到。”
大伙纷纷感叹这事做的好,修路既方便了外来的游客也方便了镇上的人,算大功德一件。
陈青岩道:“说了这么久,怎么不见陈喜叔?”
陈大顺声音顿了一下,眼圈有些泛红道:“去年九月份,我爹突然得疾病去了……”
大伙一听纷纷叹气,“陈大哥节哀。”
站在旁边的二顺也红着眼睛啜泣起来,父亲去世的消息他是过后才接到的,因为老爷子走得太突然,离着又太远没办法及时回来,所以丧事全都是大哥大嫂一手操办的。
这次陈二顺也是来给父亲上坟的,自己没能给父亲送终成了他最大的遗憾。
大顺拍拍弟弟的肩膀,“爹知道您给东家效力,他不怪你,临终前还让我嘱咐你,好仆不侍二主,东家老太太、老爷和郎君都是顶好的人,待人和善宽容,你要好好在身边侍奉。”
陈二顺点头,他何尝不知道呢,如果当年没跟着老爷和郎君出来,自己也许还在陈家庄种地呢。
这些年他在府城见过了大世面,能在富贵人家里当管家是多荣耀的事。
晌午陈大顺在酒楼订了饭菜,以前清水镇是没有大酒楼的,只有几家小食肆做的饭菜味道也一般。
这家新开业的酒楼听说老板是从府城过来的,做的菜也都是冀州府那边的口味,味道吃起来不错。
吃完饭王瑛和陈青岩带着元宝回到熟悉的院子休息,元宝大了不能再跟他们睡一间屋子,王瑛把西屋收拾出来让他单独居住。
*
休息了一晚,第二日大家伙早早起来准备祭祀用的东西。
这次回去不光要祭祖,还要给青岩的父亲过六十生祭。
生祭也叫冥寿,在古代很讲究,需要提前准备三牲:即猪头、鱼和鸡,还有糕点、时令的瓜果、茶、酒等等。
除此之外,祭祀用的香烛和纸钱也必不可少,这些东西直接在香烛铺子里买现成的就行。
东西买完,马车浩浩荡荡的朝陈家庄驶去。
路上李氏和陈容、陈靖目不转睛的看着窗外,上了年纪回来一趟太麻烦,大概都知道这次能是最后一次回来了,下次再来怕是得等百年之后。
到了庄子上,这边比想象中发展的还要好。
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整齐的瓦房,虽然大部分村民还是以务农为生,但朝廷免去了税收,每年除了交一点粮食用来修祠堂外,其余的粮都归个人所有,只要手脚不懒日子过的都不会差。
听闻东家们回来了,大伙纷纷从家里出来,有个拄着拐杖满头白发的老妪,看见王瑛便要跪地磕头。
“可使不得啊!
老人家这不是折我的寿吗?”
老太太咧嘴笑起来,露出参差不齐的几颗牙齿,“郎君还记得老太我吗?”
“记得,怎么会不记得,木头快过来看看李奶奶。”
站在陈泽身后的高挑青年走上前,“李奶奶好。”
“哎!
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老太太拉着孩子的手上下打量,“真真出落成了人了,这下你爹娘爷奶也都放心了。”
当年她把木头送来的时候才八岁,如今一晃十年过去了。
春生也找到爹娘过去叙旧,许是离家太久跟家里人都有些生疏了,见了面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些年他没少往家里寄银子,询问爹娘有没有收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