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刘昌邑惊讶的叫了一声。
“怎么了?”
“我听娘念叨过好几次,说这菜铺子怎么突然关门了,过完年就买不到鲜菜吃了。
还以为不开了,没想到竟然是你家开的!”
“我们都回老家了,所以便把铺子关了门,这阵子回来应该快开门了,伯母若有喜欢吃得菜尽管去挑选。”
“那我可得跟我娘说一声。”
聊完县试又讲起扬州的事,刘昌邑没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就是大姐和二姐成亲时,他去京都送亲,所以对江南格外向往。
陈青淮便仔细的给他讲起江南的景色,以及三人这一趟的经历。
刘昌邑听得时不时摇头感叹,“若是我能跟你们一起去该多好!”
不过他爹娘肯定不会同意,这么远的路,一去就是大半年,万一中途遇上危险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所以他打心底佩服陈家的三兄弟。
听完陈青淮的讲述,他也给三人讲了讲这半年府学发生过的事。
“你们还记得那场诗会吗?”
三人点头,那是他们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的诗会,记忆犹新。
“诗会后你们作的诗流传出去,好多人都争先品读,在府学名噪一时!
特别是你写的那首《无题》,都快成了学子们拿来定情的诗了。”
陈青岩听的脸颊发烫,这诗他都没给王瑛看过,生怕他看完笑话自己。
“还有方文科,这人回去后一直跟旁人说,不相信这些诗是你们写出来的,定是经过粱老指点提前准备好的。”
为此私底下刘昌邑还跟他争辩过几次,但对方顾忌他的身份表面上答应不乱说,背地里依旧贬低陈家几个兄弟,从那以后刘昌邑便很少跟他们走动了。
刘昌邑本来就有点内向,轻易不跟人交心,因为卢老的关系才跟陈家兄弟熟络起来,成了不错的朋友。
自打他们离开后,刘昌邑便再也没带人来过家里,他爹觉得儿子性格孤僻,身边连个朋友都没有,这才去卢老那诉苦。
快到晌午时刘夫人热情的邀请他们吃饭,盛情难却只得留了下来,刚巧刘昌邑的父亲也下值回来了,便一同用的午饭。
刘大人是个性格温和的人,说起话来也慢言细语,听着让人如沐春风。
询问了三人的情况,得知已经考完县试准备府试,便如自家长辈一般仔仔细细的嘱咐了一番。
临走时刘伯母又给他们拿了不少吃食,知道陈青岩已经成亲,家里还有个两岁多的儿子道:“下次再来,带上你家娃娃一起来玩。”
“我那儿子太顽皮,来了怕给您添麻烦。”
“孩子嘛,就是顽皮才招人稀罕,下次记得带过来啊。”
刘夫人就喜欢小孩,偏偏儿子的婚事不顺,一直抱不上孙子。
刘昌邑与陈青淮同岁,今年已经十八了,在古代这个年纪的男子基本上都订下婚事,成亲早的都当了爹。
原本刘昌邑也谈好亲事,女方就是原冀州知府家的女儿,比他小三岁,两家人计划去年秋天订亲,今年春天成亲。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水涝的缘故,知府被贬到了柳州,一家老小都过去了。
刘家想着是被贬也不打紧的,既然订下亲事没有中途毁约的道理,想着等他们安置妥当就把人娶过来。
万万没想到南下的时候,那姑娘染病去世了。
刘夫人收到信还偷偷掉过泪,可怜那姑娘小小年纪就这么走了,若是当初执意把人留下来,现在两人都成亲了。
刘昌邑上头还有两个姐姐,都嫁到上京去了,轻易不能回来一次,外孙孙也看不见,只能逗逗别人的孩子解解闷。
等人离开后刘老爷道:“这三个孩子倒是颇得我眼缘,谈吐得体不像是乡下出身。”
刘昌邑感叹道:“因为他们师父是粱柳芳啊,自然不可能像普通人!”
刘父摇头,“学文可以教,但家教却是教不来的,想必他们的家风清正所以才养出这样的孩子。
不知道他们家有没有闺女,若是年纪相仿倒不失一桩好姻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