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等等,我的录音笔自己打开了,正在记录一段新旋律!”
林晚盯着解析仪输出的数据流,心脏狂跳。
那段旋律的数学结构极为复杂,包含十二维谐波嵌套,普通音响根本无法还原。
但它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动机??正是《听海的人》最初的草稿片段,只不过被扩展成了跨越物种与时间的宏大叙事。
她立刻组织团队进行逆向工程,试图构建可播放版本。
然而每当他们接近成功,设备就会莫名宕机,录音文件自动加密,屏幕上浮现一行字:
>“非适配者不可聆听。
>需九器共鸣,方可解锁全频。”
显然,仅靠她一人还不够。
必须找到其他八位“听者”
,完成真正的合鸣。
第二天清晨,林晚发布了第二封公开信,附带一段经过降维处理的引导音频,号召所有自称“听见歌声”
的人参与一场全球同步冥想仪式,时间为三天后的月圆之夜。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开始采取行动。
美国FBI将“听者现象”
列为潜在国家安全威胁;梵蒂冈发表声明,称其为“撒旦迷惑人心的伪启示”
;中国科学院牵头成立跨学科研究组,邀请林晚担任首席顾问。
她在发布会上首次公开露面,面对数百名记者的追问,只说了三句话:
“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艺术家。
我只是个录音师。
而我现在要录的,是地球醒来时的第一声呼吸。”
会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拦住了她。
对方递来一本泛黄的手稿,封面写着《声灵志?残卷》。
“这是我祖父留下的。”
老人声音沙哑,“他是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的语言学家,毕生研究一种传说中的‘原初之声’。
他说,人类最初交流不用语言,而是通过共鸣传递情感与记忆。
后来文明断裂,我们失去了这种能力……但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重新接通它。”
林晚翻开手稿,第一页便让她呼吸停滞:
一幅手绘插图,画着九个人围成一圈,每人手持乐器贴身而立,背景是敦煌壁画风格的飞天与神兽。
图旁标注:
>“九器承音,心弦相系。
>若得齐聚,万籁归一。”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批注:“据南诏遗民口述,最后一器乃‘人耳化钉,血祭为引’,唯至情至信者可承。”
她抬头想问更多,老人却已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句飘散在风中的低语:
“孩子,你走的路,一百年前就有人走过。
只是他们都沉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