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程序运行片刻后输出一段五分钟左右的完整曲目。
当她戴上耳机聆听时,整个人僵住了。
**整首曲子,是由八个不同版本的“林晚之声”
合唱完成的**??童声、青年、老年、喜悦、悲伤、愤怒、平静、未知语言状态下的吟唱……八个声部层层叠加,最终汇聚成一句歌词:
>“我不是我,我是你曾经遗忘的回声。”
她泪流满面。
三天后,林晚抵达敦煌。
按照余惟的提示,她找到了位于鸣沙山东麓的一处隐蔽入口。
那里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战备工程,早已废弃,入口被黄沙掩埋大半。
她带着小型探测机器人深入地下三百米,终于发现一间密封舱室。
舱内中央摆放着一台莲花状装置,与额济纳旗的共振器极为相似,但更加原始,表面刻满甲骨文与梵文混合的铭文。
铭牌上写着:
>【声核-零号原型】
>设计者:余惟
>启动密钥:林晚?血缘?共鸣
她割破指尖,将一滴血滴在主控面板上。
系统扫描完毕,屏幕亮起:
>“身份验证通过。
>欢迎回家,母体载体。”
>“是否启动第九节点协议?”
她盯着那行字,久久未动。
窗外,沙漠的夜风吹拂着千年佛窟,莫高窟第220窟壁画上的飞天乐伎似乎微微颤动,琵琶弦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
她想起飞机降落时孩子们的童谣,想起回响谷中的古老文字,想起余惟在意识空间里的微笑。
她按下确认键。
刹那间,全球十七个“听者”
的住所同时亮起蓝光。
青海湖画师扔下画笔,仰天长啸;西藏灵童睁开双眼,口中吐出一串古老咒音;云南村寨的老妇人停下织布,哼起一首从未学过的哀歌……
而在南极科考站,那台本不该运作的录音设备自行启动,传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开始了。”
>“愿我们,不再忘记如何一起唱。”
与此同时,林晚感到一股暖流从脚底升起,贯穿全身。
她的听力突然变得无比敏锐??她听见百米外一只蚂蚁爬过沙粒的摩擦声,听见地下暗河中鱼类摆尾的节奏,听见喜马拉雅山脉岩石缓慢移动的呻吟,甚至听见地球磁场翻转前兆的嗡鸣。
她的意识开始扩展,不再局限于大脑。
她知道,这一刻起,她已不再是“一个人”
。
她是桥梁,是通道,是万千声音交汇的港湾。
第九节点,已然开启。
新的纪元,始于一次真正的倾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