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一份口头的、基于共同利益的盟约达成了。
没有羊皮纸和墨水,而是在古老的仪式中,通过交换信物(郑成功赠送了一柄装饰华丽的明军制式腰刀,酋长回赠了一顶象征权力的鹰羽冠)和共享烟斗来确定。
郑成功留下了一小队人员(包括工匠、通译和士兵),开始在隐蔽处建立一个小小的据点,并指导土著使用和改进铁制工具、武器。
同时,他派出的侦察小队,在熟悉地形的印第安向导带领下,开始向内陆渗透,绘制更精确的地图,并尝试接触更东面的普埃布洛人等部落。
丛林的阴影中,一颗针对西班牙殖民帝国的钉子,连同一条潜在的未来陆上通道,正在悄然楔入。
郑成功站在“定远”
号的船头,望着这片陌生的土地,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但却是关键的一步。
太平洋的风,吹拂着他的战袍,也吹动着新大陆未来的政治格局。
皇明铁路司,钢铁动脉启程
北京,紫禁城。
文华殿侧殿己临时改为“皇明铁路总局”
的筹办处。
空气中弥漫着新刷油漆、墨汁以及一种名为“奋进”
的紧张气息。
首任总办,是原督漕御史,以干练和精通河工水利著称的张文宏。
他此刻正与几位从格物院抽调来的精干技正、工部营造司的资深匠作,以及户部、兵部的协理官员,围在一张巨大的《大明舆地全图》前。
地图上,一条用朱砂笔粗重标出的红线,从北京正阳门外起,经涿州、保定、真定(正定),过邯郸、磁州,跨黄河至郑州,再南下经许州、南阳,首至襄阳方止。
这便是“中原干线”
的初步规划。
朱由检的意志很明确:首要解决帝国核心区的机动性问题,连接政治中心(北京)与中原腹地(河南)、乃至通向长江中游(湖广)的通道。
“陛下圣谕,此路乃国之命脉,必求其坚固、迅捷、持久。”
张文宏声音沉稳,但目光灼灼,“眼下首要之事有三:一曰勘测定线,务求路径平首,避开水患频发之地,减少桥梁隧道之工;二曰物料筹备,铁轨、枕木、道砟石,需数以百万斤计;三曰征募夫役,此役浩大,需民夫以十万计,如何招募、管理、给付工食,皆需详议。”
困难是巨大的。
勘测队不仅要面对华北平原的沼泽洼地,更要解决跨越黄河这一天堑。
格物院的几位年轻官员提出了建造大型铁桥的设想,但这需要前所未有的钢铁产量和结构计算,老成持重的匠作则倾向于建造坚固的墩台,上架木梁,但承重和耐久性存疑。
争论十分激烈。
征地更是敏感问题。
铁路所经之处,多是良田沃土,涉及无数田主、宗族,甚至卫所屯田。
虽有皇帝支持,但具体执行中,补偿、迁坟、拆屋,每一项都可能激起民变。
张文宏计划奏请皇帝,特设“铁路征地司”
,由按察使司官员协同地方府县办理,力求公正,但也做好了强力推进的准备。
夫役的招募,则尝试采用新模式。
不再完全依赖强制征发徭役,而是部分采用募工制,由朝廷支付一定的工钱银米,并承诺良好的饮食和医疗条件,以期提高效率、减少逃亡。
同时,也计划将一些非技术性的土方工程,分包给有信誉的商帮承揽。
朝堂之上,并非没有异议。
保守的御史言官上疏,抨击此举“劳民伤财”
、“毁田迁坟,有伤和气”
、“奇技淫巧,动摇国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