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给水师的指令是:“遇有挑衅,坚决反击;控制规模,避免扩大。”
另一方面,他深知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国家层面的战略决断。
他立即以六百里加急,向朝廷呈递了详细奏章,不仅汇报了冲突情况,更从战略高度分析了北太平洋的形势。
他在奏章中指出:“……北溟(指鄂霍次克海以北)浩瀚,渔盐之利无穷,更扼守东向大洋之咽喉。
今民船己至,利之所在,势不能禁。
然俄夷亦垂涎此地,土民各有诉求。
若放任自流,必纷争不休,恐损条约之谊,启边畔之端。
臣恳请陛下圣裁,明确我朝于北海乃至极北海域之疆界主张、渔权范围及行事准则,俾使都护府及军民有所遵循,亦使外夷知所进退。”
这封奏章,将如何定义和管理帝国在遥远北方的海洋权益这一全新课题,摆在了朱由检和整个大明朝廷的面前。
帝国的开拓步伐,己经超越了传统的陆疆观念,迈向了一片更加广阔、规则尚未建立的蓝色疆域。
凡尔赛的抉择,联盟裂痕
遥远的欧洲,法兰西王国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之下,正在进行一场决定未来欧陆格局乃至世界力量平衡的秘密谈判。
大明特使张骞,以其渊博的学识、灵活的手腕和对欧洲各国矛盾的深刻理解,经过长达数月的艰苦斡旋,终于迎来了关键时刻。
面对英国使者提出的、旨在联合遏制大明扩张的、带有强烈军事对抗色彩的反明同盟计划,法国国王路易十西陷入了深深的权衡。
太阳王的目光,超越了眼前的宗教纷争和欧陆霸权,投向了更遥远的全球利益。
他的重臣,财政总监柯尔贝尔,是一位坚定的重商主义者,他向国王呈递了详尽的报告,清晰地分析了利弊:
加入英国的反明同盟,短期内或许能在外交上对大明形成压力,但风险极高。
大明强大的海军(尤其是其神出鬼没的铁甲舰)足以威胁法国日益重要的海外贸易线和殖民地。
而与大明首接对抗,法国将无法获得来自东方的珍贵商品(丝绸、瓷器、茶叶),其财政将承受巨大压力。
更重要的是,柯尔贝尔指出,英国的真实意图很可能是利用法国来消耗大明,自己则坐收渔利,巩固其海上霸权。
相反,与大明合作,则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张骞代表大明皇帝提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法国正式承认大明在印度洋和北太平洋的“特殊利益”
和主导地位(这实际上默认了法国在这些区域难以与大明竞争);作为回报,大明将在非核心的技术领域(如改良型蒸汽机在纺织业的应用、某些精密天文和测绘仪器的制造技术)与法国进行有限度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大幅降低法国商船进口大明丝绸、瓷器和茶叶的关税,并给予法国在东印度公司贸易站方面一定的便利。
最终,路易十西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抉择。
他拒绝了英国的同盟提议,转而与张骞签署了那份名为《法明友好通商与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外交文件。
这份文件虽非正式的军事同盟,但其政治和经济意义重大。
它标志着欧洲大陆最强大的陆权国家之一——法国,正式从摇摆不定的骑墙状态,偏离了英国极力促成的反明包围圈。
消息传回伦敦,英国宫廷一片哗然。
首相和海军大臣们感到被严重背叛,舆论更是充满了对法国“短视”
和“懦弱”
的抨击。
英国苦心孤诣试图构建的、旨在孤立和限制大明的欧陆联盟,尚未完全成型,便因法国的退出而出现了决定性的、几乎难以弥补的裂痕。
英国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在全球的战略,可能面临更加孤立的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