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最终,他割破手掌,将血滴在钟面:“那就让它记住我们的血。”
十二名书记生依次上前,每人讲述一段最痛的记忆:亲人被拖走的夜晚、被迫说谎的羞耻、目睹无辜者死去的无力……声音汇入钟体,黑光渐转为暖金。
当阿启最后一个开口,他没有讲自己的事,而是朗读起那封战死士兵的遗书。
读到最后,钟体嗡鸣,一道光柱冲天而起,穿透井口,直射云霄。
刹那间,暴雨骤停。
千里之外,所有“睡人”
同时睁眼,泪水长流,却露出了笑容。
三个月后,第一口转化成功的“守心钟”
被安置在南山别院地下。
它不再发出催眠波,而是nightly播送一段温柔声波,帮助人们安稳入梦,又不至于迷失自我。
其他六口井陆续改造完毕,成为散布各地的“记忆灯塔”
。
皇帝李承稷亲临书院,观礼“守心钟”
启用仪式。
他站在纸铃坛前,沉默良久,终是深深一拜:“朕曾以为,治国只需清明吏治、丰年足食。
今日方知,民心若失其根,纵有万里江山,也不过沙上之塔。”
他宣布废除《仁政辑要》,正式承认《草芥录》为“民间正史”
,并下令全国学堂增设“记忆课”
,教授学生如何辨识真相、保存家史。
多年后,阿启成为新一代释怀院院长。
他不再雕刻他人,而是教孩子们自己动手做铃。
每一枚纸铃内部,都藏着一小片写满字的桑皮纸??那是他们祖辈的故事。
于睿年迈退隐,但仍坚持每日摇铃。
临终那日,他唤阿启至床前,只说了一句:“别让铃声变成仪式。
要让它始终带着温度,带着痛,带着爱。”
他闭眼前,听见窗外孩童齐唱:
>“草芥虽微,亦能称王,
>不靠刀剑,不靠庙堂,
>靠的是记得,靠的是讲,
>靠的是不肯遗忘。”
风起了,万千纸铃齐响,如海潮奔涌,如星辰低语。
那一日,全国所有守心钟同时轻震,整整九百九十九响。
没有人下令,也没有预警。
仿佛大地本身,在替亿万沉默的灵魂,说了一声:我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