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靖王萧执凯旋归来的首次大朝会,便在金銮殿上掀起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激烈交锋。
皇帝依功论赏,加封萧执为“镇北大都督”
,赐食邑千户,金银绢帛无数,荣宠至极。
然而,当议及此次北伐中缴获战利品的处置以及对投降部落的安置事宜时,齐王一党的官员便纷纷出列,或明或暗地提出质疑。
“陛下,此次缴获颇丰,然账目似乎与前线粗略估算有所出入,且部分珍贵皮货、金器未见载于初步清单,是否应遣专员前往边关,仔细核对,以免……有所疏漏?”
一位御史言官措辞“恳切”
。
“陛下,北狄素来狡诈,其部落虽表面归降,然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靖王殿下允其于河套草场休养生息,是否过于宽仁?若其休养之后复叛,恐遗祸无穷啊!”
另一位兵部侍郎忧心忡忡。
这些言论,看似为国为民,实则句句针对萧执,质疑其清廉与判断,试图在赫赫战功上蒙上一层阴影。
萧执立于武将班首,面容冷峻,并未急于辩驳。
待到众人声音稍歇,他才出列,声音沉稳如磐石,掷地有声:
“启禀父皇,此次北伐所有缴获,皆已造册登记,一式三份,一份留存军中,一份已随军报呈送兵部,另一份最详尽的总册,儿臣已随身带回。”
他自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由内侍呈上御前,“每一笔缴获,来源、数目、估值,乃至后续分配犒赏将士之记录,皆在其中,清晰可查。
若有半分不清,儿臣甘愿领罪!”
他目光如电,扫过方才发言的御史和侍郎,继续道:“至于安置降部,儿臣并非一味怀柔。
其青壮已拆散编入边军为辅兵,其头领子弟皆需入京为质,其部落草场划分、牲畜数量皆受我朝严格管制。
此举非为纵容,乃是为求边境长久安宁!
若依某些人所言,尽数屠戮或驱赶至更北苦寒之地,看似一劳永逸,实则逼其鋌而走险,或使他部狄人同仇敌忾,边境将永无宁日!
此乃取乱之道,非安邦之策!”
他言辞犀利,逻辑严密,更是拿出了无可辩驳的详细账册,顿时将那些质疑之声压了下去。
皇帝翻阅着那本记录得密密麻麻、条理分明的总册,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微微颔首。
“执儿所言,老成谋国,处置得当。
缴获账目清晰,安置降部之策,亦深合朕意。
此事,不必再议!”
皇帝一锤定音。
齐王站在文官班列中,面色阴沉,却无法再发一言。
他没想到萧执准备得如此充分,竟连最细微的账目都打理得滴水不漏。
退朝之后,萧执并未回府,而是依制前往枢密院述职,并与兵部、户部接洽后续事宜。
一直忙到宫门下钥时分,方才回到靖王府。
书房内,灯烛早已点亮。
他刚脱下朝服,便见石磊无声无息地出现。
“王爷,林小姐那边有消息传来。”
石磊递上一封没有落款的短信。
萧执展开,上面是林微熹清秀却隐含风骨的字迹,只寥寥数语:“朝堂风波起,账册可周全?降部安置妥,方为久安策。
闻王府旧库有前朝《边舆图志》,或可参详。”
萧执看完,冷硬的唇角微微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
她虽未亲临朝堂,却对今日可能发生的争议了如指掌,甚至提前点明了他破局的关键——账册务必周全,降部安置需显远见。
更提醒他可以利用王府旧藏的前朝图志,来佐证其安置策略的合理性,堵住那些只会空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