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第571章春日(三)
1643年5月3日,太原堡(今加州斯托克顿市)。
五月的中央谷地,阳光已带上了几分力道,明晃晃地照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
和煦的暖风掠过新翻的沃土,吹拂著这片被命名为“太原拓殖分区”
的土地。
就在这片曾经只有野草与灌木生长的原野上,此刻正铺展著一片令人心安的嫩绿——太原堡首批试种的四百余亩新洲(即美洲),已然破土出苗,在春风中微微摇曳。
嫩绿的苗已破土半月有余,在阳光下舒展著两片肥厚的子叶,如同无数双小手,拥抱这片陌生的天空。
它们行列整齐,垄沟分明,显然是精心播种的结果。
“大家手底下的活儿都仔细著点!
留强去弱,留大去小。
每尺留两到三株最壮实的苗子,株距要匀!”
一个身著半旧新华军服、却卷著裤腿的中年男子站在田埂上,用带著浓重山东口音的新华官话大声指挥著。
他叫陈青山,原是农业部的一名农官,如今是这片“试验田”
的总负责人。
在他的指导下,农人们小心翼翼地蹲在田垄间,手指在嫩苗间穿梭,拔除那些过於瘦弱、拥挤或叶片带黄的小苗。
被拔起的苗被隨手扔进一旁的藤筐,它们將成为牲畜的饲料或堆肥的原料。
在苗出土十余日后,他们正在进行著一项精细的工作——间苗与定苗。
“阿爹,这新洲的苗子,看著模样跟咱们老家的不太一样哩。”
一个十七八岁的后生直起腰,对身旁沉默寡言的老者说道。
他叫瀋水生,来自松江府华亭县。
老者沈全福没有立刻回答,他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捏起一株被拔掉的弱苗,又仔细端详著旁边一株被保留下来的健壮苗。
这所谓的新洲,茎秆似乎比老家的杆更显粗壮些,顏色也更深,呈一种紫褐色。
子叶的形状虽大同小异,但手感摸上去,似乎更厚实一些。
“嗯,是不大一样。”
沈全福终於开口,声音低沉,“老家的苗,茎叶更青翠,也更纤细些。
这新洲,看著就皮实。”
他抬眼望了望湛蓝无云的天穹和炽烈的太阳,“这地方的日头太毒,雨水又少,怕是只有这等皮实的傢伙才能扛得住。”
他们这些移民,都是被新华拓殖移民部用“每丁授田四十亩,三年免税,种能手另有粮帛贴补”
的优厚条件,从那个已然动盪不安、田虽广却赋税沉重的苏松老家,“招揽”
到这万里之外的陌生大陆的。
故乡的田景象隱隱还在脑海中,那里河网密布,春雨绵绵,苗情旺盛时,满眼是那种鲜亮的翠绿。
而这里,天地广阔得让人心慌,土质是肥沃的,但却乾燥得需要依靠河水堰塘灌溉才能滋养田地里的作物。
“皮实顶啥用?”
旁边田垄一个黑瘦的汉子插话,他叫王老根,原是苏州府嘉定县的农,“看这苗情,稀稀拉拉,就算留足了株距,一亩地能有的苗数也比咱们老家少一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