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北京的秋天是利落而慷慨的,天高云淡,金色的阳光能毫无阻碍地洒满整个校园。
中央音乐学院更像一座艺术的圣殿,空气中仿佛都震颤着看不见的音符。
但对季暖而言,这种无处不在的音乐氛围,带来的首先是压力,而非荣耀。
她的日常被压缩在一条清晰的轨迹上:宿舍—琴房—教室—食堂。
钢琴系的竞争是赤裸且残酷的,每个人都是各自地方的佼佼者,在这里,天赋和努力只是入场券。
教授的要求严苛到近乎不近人情,一个音色的细微偏差,一段乐句的情感处理,都可能被反复打磨数小时。
季暖习惯了一个人。
她总是最早到琴房,最晚离开。
指尖在琴键上飞舞,重复着枯燥的音阶和练习曲,身体疲惫,精神却高度集中。
只有在完全沉浸在音乐中时,她才能暂时忘却身处异乡的疏离感,找到那种熟悉的、掌控一切的安定。
这种近乎苦行僧的生活,偶尔会被沈思玮打破。
沈思玮是季暖在这座庞大城市里,除音乐之外,唯一的透气口。
这位研二的师姐像一阵自由的风,她会不由分说地把季暖从琴房里拖出来,带她去胡同深处不起眼的小馆子吃卤煮,去798看先锋艺术展,或者只是在她租的小公寓里,煮一壶茶,分享彼此收藏的稀奇古怪的唱片。
“你不能除了琴房就是宿舍,会变成音乐机器的。”
沈思玮一边摆弄着她的黑胶唱片机一边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你得先活得像个人。”
季暖通常是安静的倾听者。
沈思玮见识广博,思想活跃,从古典音乐的结构美学能聊到女性主义,从作曲家的八卦能聊到社会议题。
她让季暖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复杂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沈思玮知道她的性向,并且以一种极其自然的态度对待它,这让季暖感到一种难得的放松。
“你那个远在南方的‘小朋友’,最近怎么样?”
沈思玮偶尔会问起,语气里没有打趣,只有关心。
季暖会简单地说几句,提到林知遥的信,提到她电话里的依赖和哭诉。
沈思玮听完,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看似随意地说:“小暖,照顾别人之前,得先站稳自己。
爱情是共生,不是依附。”
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在季暖心里激起微澜。
她想起林知遥越来越频繁的低落情绪,想起自己每次挂断电话后那莫名的疲惫感。
她爱林知遥,那种爱意沉淀在高三并肩作战的岁月里,刻骨铭心。
但她开始隐约觉得,仅仅依靠过去的情感积累和远距离的言语安抚,似乎越来越难以支撑起两个人正在经历的、截然不同的当下。
她的信,开始更多地谈论专业,谈论她听到的音乐会,谈论沈思玮带她看到的北京的另一面。
她试图将自已看到的新世界分享给林知遥,像是在为两人未来的重聚铺设更广阔的基石。
但她能感觉到,信那头的回应,似乎总隔着一层什么。
**与此同时,在南方的大学里,林知遥正经历着另一种意义上的“学习”
。
**
她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更偏向理论和教学法。
和声学、曲式分析、中外音乐史……这些课程需要的是逻辑和记忆,而非指尖上极致的情感爆发。
对林知遥来说,这些知识有用,却总觉得隔靴搔痒,无法触及音乐最核心的、令她战栗的美。
她的生活重心,在陈婧的影响下,不可逆转地偏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