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虽然最近一年,和记黄埔招募本地人才,但这些人才想晋升高层,还有一段路要走。
“关于‘本地固定电讯网络服务的专营权牌照’投标方案,我认真的看了一下,没有问题!
相信凭借和记电讯的实力,中标一个不难。”
林志超首先说道。
香港电讯控有的本地电话专利权,到1995年6月30日期满。
而香港电讯的100%垄断(海外固话、本地固话),已经让人非常不满,受到很多人的抨击。
1987年,港府聘请顾问公司Booz(英国公司),对香港电讯业的未来进行研究。
翌年,该公司提交一份报告。
外界无人看过报告文本,只知道报告建议政府打破现有电讯网络垄断局面。
正因为如此,港府决定抛出3个‘本地固话’牌照,进行公开招标。
至于‘海外固话(国际长途)’牌照,则需要到2006年到期,暂且不表。
另外一边的香港电讯(英国大东控股)也不是吃素的,使出一绝招——先把香港电话专利‘剔成一块肉骨头’——即取消香港(本地)电话收费。
这样,专利权争夺战,无疑就是‘狗争肉骨头’。
香港电讯弃之不心痛;新专利权得主则食之无味,至少若干年内无利可图。
那为什么不收费的本地电话专利权,也会有好几家公司竞投呢?
原来,虽然本地固定电话网络服务的经营权,并不包括国际电话网络的经营权。
但是,任何人打国际电话,拿起电话筒拨号时,讯息首先要经过本地网络,才到达国际电话网络的通路,再输送到香港以外。
同时,打进香港的国际电话及图文传真,原理皆同。
因此,任何人使用将来出现的新网络打出或接听国际电话,如果新网络是直接驳到国际电话通路,香港电讯公司都要付给新网络经营商平均每分钟1.05港元的输送费——这在政府招标文件上已标明。
而输送费的确实数额,港府会每年检讨一次。
新网络出现后,每个电话经过的网络数不同,互相接驳收费有待于香港电讯与新网络经营商协商厘定。
本地网络的经营商,会在若干年内无盈利。
他们这么热衷本地电话专利权的投标。
仍是看好2006年后的国际电话服务。
倘若连本地电话经营权都没有的公司,逞谈再申请国际电话经营权了。
香港国际电话营业额,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
香港任何行业,都不可能膨胀系数这么大而稳定地增长,前景委实诱人。
呼声最高的投标公司是和记、新鸿基和美国Nynex公司的合组公司。
新鸿基现有有线电视的光纤网络,若获牌照,可利用该系统。
此时的新鸿基,三兄弟齐心协力,确实将新鸿基发展得很好,是香港第二大华资财阀;首先是仅次于长实的发展地产商(住宅);其次又在各新市镇投资很多购物中心,还在湾仔拥有新鸿基大厦和中环广场;最后又获得有线电视网络,综合化发展卖出第一步。
霍建宁随即说道:“如果和记铺设线路直达固定电话用户,接驳原有的流动电话和CT2无线网络,流动电话用户打本地电话毋须再经过香港电讯的网络接驳;如果和记网络直接驳到国际电话的通路,那么它的用户打国际电话亦毋须经香港电讯本地网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