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客人道,“不像现在所谓书法,龙飞凤舞,故弄玄虚,狗屁不通。”
他回头深深的看了林言一眼:“小伙子,有点眼光。”
林言笑道:“您呐,下次等他在时再夸,他高兴了准请您喝茶。”
客人很是诧异:“这作者你认识?”
林言笑笑,反问道:“您是要买字画?字画在二楼,这里挂的都是朋友平日小作,不卖的,要是做得成生意呀,我送您一幅……”
“不,”
来客打断他,“我想看看你手里的那把供春壶。”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来客一直迷茫的目光突然有了焦点,淡淡的黑眼圈后面,燃烧起两团灼灼的火苗。
+++++
当晚林言和萧郁回爸妈家吃饭,林老爷子买了新鲜的海虾和大闸蟹,尹舟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厚着脸皮上门蹭饭,晚饭时说起了白天这位古怪的客人。
林老爷子沉吟片刻:“你再跟我说说他的长相?”
“这哪记得清楚。”
林言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站着去夹饭桌另一头的梅菜扣肉,“神经病一样,也不知道哪来的消息,非要看壶,让我几句话打发走了,这都第几个了,听风就是雨的,这壶是不是真品还没谱呢,抢东西的人先一波波来了……”
话音未落,就被林老爷子一筷子敲在脑袋上。
“没礼貌!
你什么时候能有小萧一半沉稳,我才放心。”
“哎呦!”
林言大叫,“爸,说多少次了,能不能别当着朋友的面教训我!”
“别算上我啊。”
尹舟鼓着腮帮子吃虾,口齿不清道:“你从小到大挨的打可都是我看着的。”
萧郁放下碗筷,道:“你说那人三十多岁?很瘦?”
林言挺奇怪大家怎么对店里的客人突然发生了兴趣,仔细回忆了一会:“瘦,头发挺长的,三十三、四岁的样子,文绉绉的,口袋里插着根钢笔,根五六十年代的老学究似的,眼神特茫然,站在店里老半天不说一句话,一谈起那把供春壶,突然两眼刷刷地放光,吓得我都不敢说话。”
林言把十根手指头在眼前唰地撑开:“噢对,他说他是南大的,不知道是学生还是讲师,我也没问。”
林父听他这么说,放下碗就往书房跑,半晌捧出一本《当代收藏》杂志,戴上老花镜,念念有词地翻了半天,指着其中一页:“喏,是不是这个人?”
林言接过来一看,是一篇介绍当代紫砂收藏的文章,开头刊登着作者的彩色照片,照片上的人五官端正,皮肤青白,还保留着学生时代的刘海,乍一看觉得资历尚且,细看之下,才发现脸颊不如二十来岁时饱满,眼角也有了轻微的纹路。
大多数的专家学者都有相似的表情,没有肚腩,眼神执着,清高自省,是个被时光定格的学生。
尹舟凑过来看,咦了一声,指着照片道:“这人我有印象,听家里老爷子提起过,好像姓路,还常上电视来着……”
林言他爸跟着点头:“对,就那怪人,一天到晚研究他的壶。”
萧郁道:“路成荫。”
林言摸着后脖颈,一脸大写的懵:“你、你们,都知道?”
收藏界,没有数十年的阅历,数十次打眼上当的经历,成不了专家,但路成荫不一样,这人十三岁被南大破格录取,一路读到博士,二十出头就已小有名气,三十岁刚过,行里还本该是后生仔的年纪,但他和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同台工作,大家见了他也都得叫一声路老师。
行里人都传年轻一辈出了个天才,但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路成荫这人也没别的,就是三分傻气,七分痴。
这人不爱财、不图名,当了十年教授,论文、著作无数,仍是天天骑着自行车上班,没成家,更没子女,除了工作,就是游走在北京城的胡同小巷,寻觅那些老旧玩意。
唯有壶,壶是他的命。
他的名字一出现,林言就知道,手里的东西,有谱了。
林老爷子给开了特殊通行证,第二天一大早林言就开了店门亲自坐镇,萧郁忙完学校里的事,也跟着去了店里,小伙计扫地除尘,甚是热闹。
路成荫果然到访,这次还带来了他带的两个学生。
林言不敢怠慢,看见他来,远远迎过去,递上名片,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路老师,路成荫也不客气,招招手叫学生上前,开口就让林言取出锁在柜台里的几件镇店钧瓷,挨个儿地讲解。
学生一边点头,一边奋笔疾书,课讲到一半,铸铁壶里烧的热水咕嘟咕嘟地响,萧郁摆弄开茶具,不一会儿,茶香满室。
“我们这里别的没有,好茶好水管够,路老师尝尝,新来的冻顶乌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