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老夫受东家之托,想请你来,并非为了寻常器物。”
徐光启拿出几张图纸,上面是朱由检凭借记忆勾勒的、关于燧发枪连发机构、后装填等一些模糊构想,以及赵仕桢自己曾经琢磨过的子母铳概念图。
“东家对你的这些想法,极为赞赏。”
徐光启指着图纸,“他希望你能在这里,不受打扰,不受约束,将这些想法,变成真正可以使用的利器。
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东家只有一个要求:快,且要好!”
赵仕桢看着那些图纸,尤其是看到自己曾经不为人理解、甚至被嘲笑的构想,竟然被如此重视,并提供如此优越的条件让他实现,一股热血首冲头顶。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小人……小人定当竭尽所能,肝脑涂地,以报东家知遇之恩!”
他并不知道所谓的东家是谁,但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对他这样一个长期被边缘化的工匠来说,重于千金。
从这一天起,赵仕桢便如同着魔一般,投入到了忘我的研制工作中。
他不再需要为生计发愁,不再需要看人眼色,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痴迷的火器世界里。
他与徐光启带来的那些老工匠不同,他更年轻,思维更活跃,更敢于打破常规,尝试那些在传统工匠看来离经叛道的设计。
朱由检没有立刻召见他,但他通过徐光启的密报,密切关注着赵仕桢的每一个进展。
当他得知赵仕桢在短短十几天内,就根据模糊的提示,初步改进了燧发枪的击发可靠性,并提出了一个关于旋转后装的大胆设想时,他心中充满了惊喜。
这才是他真正需要的人才!
不墨守成规,敢于想象,动手能力极强!
“传朕口谕,”
朱由检对王承恩吩咐道,“赏赵仕桢宅邸一座,安其家小。
其母其妹,按宫中女官亲属例,给予钱粮供养。
另,从其研制之日起,按其成果,每月额外给予技赏银五十两至二百两不等,由你亲自发放,不走工部账目。”
这是极其破格的待遇!
一个毫无功名的工匠,不仅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获得了最优越的研究环境,其家人也得到了妥善安置,更有丰厚的、首接来自内帑的金钱奖励。
这在大明历史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王承恩将皇帝的赏赐,隐去了皇帝身份,只说是东家的奖励告知赵仕桢时,这个倔强的年轻工匠再次热泪盈眶,对着乾清宫的方向重重磕了几个头,什么也没说,转身又扎进了他的工坊,燃烧着所有的激情与智慧。
赵仕桢,成为了朱由检秘密人才库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技术人才。
他的出现,标志着朱由检在绕过官僚体系、首接培植核心技术力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破格提拔,更是一种姿态,一种信号。
它表明,在皇帝的价值体系中,实用的技术、创新的思维,其重要性,绝不亚于那些皓首穷经的道德文章。
朱由检知道,一个赵仕桢远远不够。
他需要更多的赵仕桢,在军工、航海、农业、医药等各个领域,为他带来突破。
他让骆养性继续扩大搜寻范围,同时,也开始思考,是否能在皇庄实验田附近,设立一个类似的农技分院,吸引那些善于总结耕作经验、敢于尝试新作物的老农……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这个来自未来的认知,在明末的黄昏中,由一位穿越的皇帝,以一种隐秘而坚决的方式,开始践行。
赵仕桢工坊中不眠不休的灯火,与乾清宫深夜长明的烛火,遥相呼应,共同照亮着一条充满荆棘却孕育着微弱希望的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