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原来统统不过是孔子的南柯一梦。
性急,敏感,加上不肯放弃而又不切实际的政治理想主义,使孔子终生徘徊在春秋末期的政坛边缘。
孔子完美不如颜渊,立功不如子贡
孔子本着"
有教无类"
的精神,向社会广开教门,只要拎一块干肉来的,没有没教的。
如此低的入学门槛,跟如今社会形成鲜明对照,也为孔子招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源,"
弟子盖三千焉"
。
三千弟子,颜渊首屈一指。
颜渊因孔子的一句话而名传后世,"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乐"
。
但也可能因这句话,而被后人误解,以为颜渊就是那种"
高分低能"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会死读书的"
书呆子"
。
这是极大的误会。
如果把涉及颜渊的书籍中的片言只语全都拾掇、拼合起来,我们就能复原出较为完整的颜渊,这是一个完美的形象,一个沉静、内敛、理想,有着自觉自愿牺牲精神的形象。
如果非要把孔学说成孔教,那可以说,在所有跟孔子有关的人中,包括孔子本人,唯一具有宗教感,具有最纯粹意义上的宗教精神的,只有颜渊。
章太炎发现,诙谐寓言的庄子,有事没事就拿孔子开个涮,但一说到颜渊,立刻收起了玩世不恭的口气,以近乎恭谨的笔调,表现出对颜渊的敬意。
孔门最为杰出的成功人士子贡,用"
赐也何敢望回?"
的句式,表达了对于颜渊的谦逊。
孔子更是对颜渊赞不绝口,视之无与伦比。
37如此完美的人格,正是里尔克在《杜伊诺哀歌》首篇中的名句"
因为美无非是
可怕之物的开端"
,所形容的天使。
在颜渊的身上,有一种与拉斐尔、济慈和诺瓦利斯极为相近的人格精神,他们都死于30岁上下。
天使是不能长驻人间的。
孔子对颜渊那句近乎惨无人道的教诲,"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是绝不可能对第二个人说的。
如此高难度、已接近临界状态的标尺,其实反映了颜渊内心修养的张力程度,但也许正因为这种对于完美的过分追求,要了颜渊的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