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唐文全在家里,不管爸妈怎么劝他回去,他都不听。
吃了几口爸妈做的饭,熟悉的味道更是让他眼眶一直湿湿的。
只不过,第二天一大早,他还是走了。
在老家待了一夜,把给爸妈买的两个老年智能机...
五月的措美县,阳光如融化的蜜糖般流淌在青石板路上。
沈安安坐在工作站二楼的小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杯刚煮好的酥油茶,热气袅袅升腾,在晨光中勾勒出细碎的金线。
骨笛悬在窗边,被微风一吹,便发出清越悠远的一声颤音,像是从远古传来的低语。
她翻开了“微光档案馆”
的最新日志。
第九站的数据已全部上传,包括那位自闭症少年首次发声后的情绪波动曲线、老年恋人录音的心理评估报告,以及达瓦老人亲手交付的骨笛音频采样??经技术分析,其共鸣频率竟与震感座椅的最佳反馈区间高度吻合,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林浪发来的加密消息:
>“伦理委员会回信了。
你的提案被列入‘数字人文倡议’首批试点项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你能在六月日内瓦会议上做主旨发言。”
沈安安轻轻叹了口气,把手机放在膝上。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站在国际讲台上谈论“声音的权利”
。
可当她抬头望见小学操场上几个孩子正围着“声音方舟”
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时,又觉得这一切并不遥远。
那个曾失语的少年,如今每天都会来听母亲哼唱的儿歌;而那位守寡三十年的女人,则开始教村里的女孩们唱她年轻时和恋人一起学过的民谣。
“这不只是记录。”
她低声自语,“这是重生。”
午后,卓玛拉措拄着拐杖再次来到工作站。
这次她带来了一只旧木箱,箱子用铜锁扣着,表面雕刻着繁复的莲花纹路。
她说这是儿子小时候用来装课本的,如今空了三十多年,她想把它变成“声音的家”
。
沈安安蹲下身,指尖抚过那些斑驳的刻痕。
突然,她在箱底发现一行极小的藏文,墨迹早已褪色,却仍可辨认:
**“等我回来,我要写一本关于星星的书。”
**
那是她儿子十五岁那年写下的誓言。
她的眼眶瞬间湿润。
她知道,这不是一句简单的童言稚语。
在那个年代,一个藏族少年能考上内地大学已是奇迹,而他最终选择了天体物理专业,正是因为相信“每一颗星都藏着一段未说完的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