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然后噼里啪啦写上一大堆,其实,我觉得,这两条鱼故事,就是庄之所以为庄者。
换一个人,想都别想。
除了上面两条鱼故事,庄子,还说了好些鱼哲言。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至乐》)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外物》)
说鱼之外,庄子还亲自钓鱼。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
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途中。
"
庄子曰:"
住矣!
吾将曳尾于途中。
"
(《秋水》)
这个故事,另有两个版本。
一个被司马迁写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司马迁写庄子,总共写了293个字,这故事,就花了105个。
--另一个在《庄子
列御寇》,虽说内容有点出入,但意思都差不多,都是说庄子宁愿钓鱼,不愿当官。
庄子钓鱼跟政治的碰撞,《淮南子齐俗训》的篇尾,也带了一笔。
故惠子从车百乘,以过孟诸,庄子见之,弃其余鱼。
因为憎恶政治人物的炫耀、摆谱(仇官心理?)但又不好、不便,或不敢,不愿、不屑,--当场叫骂,所以,只好应了弗洛伊德的情感转移、替代说,把自己钓的无辜的鱼,倒回了河塘里,以示对于政治财富的抗意。
这里顺便说一句,庄子和惠子,后来成了朋友--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朋友--我想,这次余鱼对百车的冲突,这次的"
倒鱼抗议"
,也许就是他俩友谊的缘起。
以后,就有庄子上大梁去找惠子;有了惠子回国后,俩人携手游濠上。
这世界,友谊,往往从对立开始。
所谓不打不成交。
《庄子》书中,最让人心潮澎湃的一次钓鱼,在《外物》篇。
这也是中国传奇小说的源头之一,"
小说"
一词,或许就出于此(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