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徐飞他们那儿是有果园的,红旗队李秀秀他们家乡山多水多也一样,花菲菲距离江南水乡不远,韩景自己不懂,但他不是有两个发小在南边儿。
“呃——”
叶榆也想到叶春兰,指不定她寄的信也到了。
大队长谢谢四位知青为王家沟做出的贡献,他也会把这件事上报到公社,请求公社与农副站人员的帮忙。
现在正是春天,适合春耕之计,看能不能寻到一些树种,若是错过春耕,只能等秋季再种,且以北方的寒冷天气,明显是春天更适合种植,不需要熬寒冬。
事不宜迟,六人当日出发。
是的,六人。
除了叶榆、花菲菲、韩景、徐飞四个,还有大队长与白云嫂。
叶榆本想和昨天一样偷下懒,但被几人硬拽着着一块儿出发。
这个时候,韩景不藏私教村里小伙子开拖拉机的好处来了,即便他和叶榆不在,拖拉机耕地也能持续。
公社社长和公社干部对于王家沟上访一事已司空见惯。
公社副社长与大队长王志明本来就是战友,否则当年不可能力排众议支持王志明担任王家沟大队长,并且给予诸多方便。
有熟人好办事。
在公社社长和干部们还在思考时,副社长第一个表示支持。
但问题是即便叫来农副站的人,他们也变不出树苗来,让人惊喜的是农副站有位来自南方陈姓技术员可以提供技术,但插扦育苗对于他来说也过高了。
果然,果树苗还是得往南方使劲儿。
平泉镇唯一能够跨省的运输是邮局,很明显,邮局不适合。
第83章声名远扬
叶榆四个拿着生产队、平泉公社、平泉镇工会的三封介绍信,坐车去县城。
至于大队长和白云婶已返王家沟,现在正是春耕季节,地里离不得人,尤其是他们这样干实事的干部,能够请假出来一天已不容易,剩下的只能交给几位知青。
韩景拍着胸脯保证,他们会尽心尽力办好这事儿。
坐车颠簸大概一个半小时,好在这个时间点坐车的人不多,车上加上司机,也只有不到10人,没人晕车,又可开窗,时间倒也不是很难熬。
下乡这么久,叶榆和韩景还是第一次来县城,徐飞和花菲菲他们有途经这里的火车站,但也只是一晃而过。
不过,县城也没什么好逛的。
单从外表来看,县城就像是大一些的清泉镇,房子依旧以平房为主,来往居民身上的补丁也少不了多少,和乡下比,他们因不用下地,身上整体来说更干净一些。
下了车,一问路,叶榆他们先奔农副站。
农副站的干事听说有知青上门很奇怪,看见介绍信,又听说他们是王家沟的,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几位同志坐着等一等。”
干事去请了一个干部出来招待。
只因站长现在不在,若在,指不定站长会亲自出来。
而那干部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王家沟的知青他们熟啊,有拖拉机那个,徐飞新年后的文章近日才上报。
但已声名远扬。
可能也跟这个时代娱乐少有关,很多人接收信息都来自收音机和报纸,收音机某个新闻台在讲知青下乡时,曾提过半句徐飞,报纸更不必多说。
更好笑的是由于王家沟的故事还挺连贯,有人把这当连续剧追,他们已经知道王家沟有几名知青,知道王家沟有拖拉机,知道王家沟修了砖窑和希望小学。
若非王家沟位置实在太偏,指不定砖窑订单能再多几十倍,毕竟这可是免费广告,不,有稿费的广告。
他们还能区分四位王家沟知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