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无疑,英国的统治促进了印度的经济发展;这反映在灌溉工程的扩大、铁路网的敷设、孟加拉煤田和缅甸油田的开辟、拉尼甘杰近代钢铁厂的建立、茶叶种植园和咖啡种植园的发展以及金融机构和合股组织的增多等方面。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更大的生产率,这一生产率使印度在1914年时供养的人口比在18世纪时所可能供养的人口大得多。
但是,问题仍在于这一较大的人口是否比在英国统治前时期较小的人口更富裕。
由于证据不完全,无法给予明确的回答。
可以肯定的是,土地占有制方面的变化和乡村手工业的衰落带来了普遍的苦难。
这不仅在农村产生人口压力和失业,而且还引起社会混乱和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农民不再对村庄的一份土地拥有世袭的权利。
相反,农民成为无助的佃农,为贪婪的地主即占有土地的农民干活,而后者则受他们既无法理解又不能控制的一个变动的世界市场的支配。
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大的一部分农田落人放债者和大富豪的手中。
此外,乡村经济的转变逐渐破坏了乡村制度。
联合家庭由于其成员在村在外面找到工作机会、由于传统的公共精神让位于个人主义而受到削弱。
种姓等级制度仍然是一种宗教的、礼仪的制度,但工,其重要性和有效性由于外部世界对乡村日常生活的冲击而减弱。
同样,乡村自治委员会由于各种政府部门接管愈来愈多的乡村自治委员会的职责而衰退。
无疑,所有这一切变化对印度普通村民来说,是使人非常不安、令人非常不快的。
农村的经济、社会混乱应该由新的城市中心所提供的机会来加以平衡。
商业和工业的增长导致大城市如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与工业城市如艾哈迈达巴德和贾姆谢德布尔的发展。
在这些中心出现了一个中产阶级,它由地产和城市财产的所有人、政府官员、商人以及各种专门职业者如律师、医生和记者组成。
到1914年,城市人口大约相当于印度总人口的10%。
印度人民并没有由于西方的影响而境况更好,很可能境况更坏。
为什么呢?其基本原因就在于上述发展不足以吸收农村大批被迫离乡背井的人。
不过,应该提到,城市中的新兴中产阶级代表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改革,这一改革最后将改变印度的面貌和印度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
中产阶级取代了已为英国征服者所驱逐的旧的统治集团,并提供了促进正在迅速发展的。
民族主义运动和新的思潮的推动力;民族主义运动和新思潮正在使印度恢复生气。
文化的影响 在英国人征服印度之后的大约半个世纪里,英国人没有试图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印度。
他们忙于作出行政、财政和司法方面的安排。
因此,他们使原有的教育制度没受到干扰,但也未得到支持。
初等教育继续由印度教或穆斯林的乡村学校提供。
但是,高等学问衰落了,因为它不再受到土著王公和贵族的通常的赞助。
到1811年,总督明托勋爵警告说,印度的科学和文学正在非常迅速地退化,如果政府不干预,文艺复兴也许会因为书籍和教师的缺乏而变得没有希望。
两年后,政府确作出了反应:为"
复兴、改善文学和鼓励有学问的当地人"
而提供了每年10000英镑的补助金。
1823年以前,政府没有为履行这一立法做过什么事;1823年时,政府任命了一个公共教育委员会来花费已积累起来的补助金。
这个委员会决定它应该赞助的不是英国式的教育,而是基于梵语。
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东方式的教育。
这并不出人意外,因为英国学者已发现了印度的文化遗产,并对印度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对印度和欧洲的雅利安人的共同起源印象极深。
例如,威廉·琼斯爵士赞美梵语,说它"
具有奇妙的结构,比希腊语更完美,比拉丁语更词汇丰富,比这两者更优美得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