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领袖"
得到了最坏的书面协定和最好的口头许诺。
两个月后,也就是1935年3月双日,德国正式背弃了《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条款,再次提出征兵,并直布德国军队将增加到36个师。
英、法、意在4月11日的斯特雷萨会议上作出了反应,它们一致同意共同行动,反对德国的威胁。
事实证明,这一"
斯特雷萨阵线"
与两年前的《四国公约》一样无用。
各签约国很快就开始自行其是:意大利忙着准备入侵埃塞俄比亚;英国于6月18日与德国签订了一份单独的海军协定,允许德国建立起一支相当于英国海军力量的35%的海军;法国于5月8日与苏联缔结了一份为期5年的同盟条约,双方同意,如果一方遇到无端的进攻,另一方将予以援助。
捷克斯洛伐克于5月16日与苏联签订了类似的条约,不过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援助取决于按照1924年的同盟条约也必须提供援助的法国。
总之,在希特勒掌权的刺激下,两年内出现了好几个旨在阻止这位"
元首"
的任何侵略行径的新的外交集团——巴尔干协约国、复活的小协约国、法苏同盟和捷苏同盟。
但是,在这些外交集团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例如,《英-德海军协定》就引起了巴黎的不满,1934年1月签订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也没得到巴黎的赏识,令人捉摸不定的赖伐尔根本不信任他的苏联盟国,宁愿自己私下另外做交易。
随着埃塞俄比亚危机的爆发,这些分歧成为彻底破坏国际联盟和战后整个外交结构的日益豁开的裂口。
三、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
1935年10月3日,墨索里尼的军团侵入独立的非洲王国埃塞俄比亚。
促成这一赤裸裸的侵略的因素有好几个,一个因素是法西领主义者为扩展疆土而酿场扩展疆土。
墨索里尼宣称:"
帝国的发展是生命力的主要表现,反之则是衰退的表示。
"
对帝国鼎盛的这种热望因回想起1896年在阿杜瓦的失败——当时,一支25,000人的意大利军队惨败于部落民之手——一而得到加强。
大萧条的影响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因为意大利的失业人数从1926年的11万人上升到1931年的73万人,进而上升到1933年的100多万人,从而导致了这样一种通常的理论解释,即断定殖民地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
意大利人对这一点特别热心,因为英国和法国已获得非洲所有上等的领地,留给意大利人的只是利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兰的多沙的荒地。
当时,一位意大利工程师表达了这种扩张的决心,他抱怨说他在厄立特里亚我不到黄金。
"
但在阿比西尼亚"
,他又说,"
却还有铂白金,付很少的代价就可以找到它们。
但是,它们都被埋藏在地底下。
人们除了在阳光下游荡其他什么事都不做。
当你真正地观察到这一点时,如果你还认为,一个民族可以出十足的懒惰而对无数的财富实行禁运,而其他民族却必须在贫瘠的土地上与各种自然力作斗争,那将是不道德的。
"
墨索里尼拿定主意后就立即决定采取行动,因为他认为当时的外交形势对他很有利。
他认为赖伐尔已给他开了绿灯,并以为来自其他地区的反对不会坚决到足以阻止他的地步——这一设想证明是完全有道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