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由于日本国内纷争四起,这些外国机构都希望日本能象亚洲其他国家一样,迅速沦于西方的统治之下。
但是,与中国的文人学土完全不同,日本年轻的新领导人认识到,他们已在某些领域受到阻碍;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并能够对此做些事情,并且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如果有人指出,即使在日本闭关自守的几个世纪中,日本领导人也不怕麻烦地去了解欧洲发展的情况,那丝毫不令人奇怪。
事实上,允许荷兰人继续留在日本经商,主要是为了向他们打听外部世界的情况。
幕府和诸氏族都提倡军事工业,维持学习外国语言和外国课本的学校。
当时,总的知识水平已达到这样的程度:在自然科学方面,物理学已从化学中分离出来;在医学方面,学生们在诸如外科学、儿科学、产科学和内科学之类的专门领域里受到培养。
在长崎海军学校,只是在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基础打牢之后,才开始教授航海和射击课程。
换句话说,日本人对西方文化始终更具鉴别力,更易产生反应。
这一点在下面这段赞扬美国的颂文中得到清楚说明;这篇颂文大约是在中国皇帝傲慢地通和乔治三世国王,说中国不需要西方蛮族的任何东西的同时,由一位日本学者撰写而成的。
谈到漂亮的建筑物,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与英国相比。
在制造精美产品方面,也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英国。
在荷兰人输入的商品中,没有什么比表更珍贵的了。
有些表做得非常精致,以致于要有剖开头发的本领方可制作。
伦敦被认为是世界上将这种工艺品制作得最好的地方,其次是法国的巴黎,再就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实际上,在这三个首都中生活的人民是这个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他们是最高明的人。
……这三座城市的人民尽管同其他人一样都是凡人,却如此出类拔萃,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上述背景,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旦西方人入侵,日本人的做法就完全不同于中国人。
这种差别从一开始就很明显;当时的英国官员埃尔金伯爵在以下这段值得注意的话中对这种差别作了描述:
中国人和日本人在习惯和感觉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别,这一差别无疑有这样一个结果:在中国人不断后退,并很可能会继续后退到帝国彻底崩溃时,日本人即使不实际处于逐渐进步的状态之中,也处在从即将洒向他们的一片强光中得益的状态之中,处在利用那些中国人不屑一顾、而日本人在开始更加了解我们对多半不但能够采纳并急于采纳的进步和发明的状态之中。
埃尔金伯爵的预言的正确性很快得到证实。
1868年,天皇颁布了一篇警文(即"
五条誓文"
),其目的在于平息全国骚乱,阐明新政权的目标。
这个文件着重强调了两大点:"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
破除旧习。
…求知识于世界"
。
事实上,西方思想和西方物品在19世纪70年代已大为流行起来。
吃牛肉、穿长裤、携带雨伞、炫耀手表和钻石戒指等现象开始风靡一时。
1878年创作的一首儿歌是这种观念的最好说明。
据G.B.桑塞姆说,"
这首儿歌叫作文明球歌,创作它的目的是要使青年人深深感到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拍球时,他们通过背诵被认为最值得采纳的10种东西的名字即气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来计算球弹跳的次数。
"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
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在闭关自守时期(当印度的拉姆·莫汉·罗伊在启蒙运动的思想体系方面与孔多塞相一致时),日本人已了解欧洲人在数学、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的成就,但没有注意文学、哲学和社会科学。
同样,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