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大片大片的地区,包括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之外的整个非洲大陆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在内,全都变成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在面积达16819000平方哩的亚洲地区,至少有9443000平方哩的土地处在欧洲统治之下。
其中6496000平方哩的土地由俄国统治,1998000平方哩的土地归英国统治,587000平方哩的土地被荷兰统治,24800O平方哩的土地由法国统治,11400O平方哩的土地归美国统治,193000平方哩的小块领土被德国统治。
与这些辽阔的殖民地领土形成鲜明对照,日本,这个1914年亚洲唯一真正独立的国家,仅有161O00平方哩的土地。
除这些殖民地和欧化了的地区外,世界的其余部分则由那些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半殖民地化的国家组成。
这些国家除了包括象伊朗、阿富汗和尼泊尔之类的较小国家外,还包括中国和奥斯曼帝国这样的大国。
所有这些国家都由欧洲的经济和军事势力控制;它们之所以能保持名义上的政治独立,仅仅是因为欧洲列强对其瓜分事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这样,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
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
现在,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了世界的中心。
二、欧洲的经济优势
1914年时的欧洲霸权不仅在广度上,而且在深度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这一点能从欧洲所实行的经济控制中觉察出来。
欧洲已变成世界的银行家,为建造横穿大陆的铁路、开凿沟通海洋的运河、开发矿山、建立种植园提供所需的资金。
到1914年时,英国在海外的投资已达40亿英镑,占其全部国民财富的四分之一;法国的投资达450亿法郎,相当于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的投资达220至250亿马克,为其全部财富的十五分之一。
欧洲不仅成了世界的银行家,而且已成为世界的工业工场。
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
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已向前发展,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
欧洲资本和技术大量输出的结果是全球经济空前统一:到1914年时,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巨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诸大海的海底铺设了516000多公里的电缆。
到1914年时,已有总吨位为5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
几条运河的开凿便利了世界贸易,其中最重要的是苏伊士运河(1869年)和巴拿马运河(1914年);前者将西欧到印度的航程缩短了4000哩,后者将纽约到旧金山的距离减少了近80O0哩。
几条横穿大陆的铁路的建成打开了诸大陆经济开发的大门,美国和加拿大分别于1869年和1885年敷设了第一条铁路;横穿西伯利亚的铁路于19O5年建成;柏林到巴格达和好望角到开罗的铁路也于1914年基本铺设完工。
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
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
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
虽然得不到有关全球状况的统计数字,但据一位经济学家估计,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地区的生活水平是欧洲宗主国生活水平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更准确地说,我们知道,英国在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中,其生活费用下降了三分之一,而在这同一时期内,工资却略略增长了5%,从而使生活水平提高了35%以上。
西欧其他国家在这些年间也取得了类似的进步。
三、欧洲的文化优势
传统的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急速地影响了殖民地地区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货币在较早的时期里就已得到使用,但只是以一种辅助的方式被使用;那时,农户进行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的需要。
可能已有人在当地市场上出售少数农产品,但并不是为了赚钱。
相反,其目的只是弄点钱纳税,或者买一些必需品如盐、小件铁器等。
由于人们常常通过简单的物物交换来进行交易和履行纳税义务,所以,根本没有货币转手。
但是,随着欧洲人及其铁路和机制商品的出现,以及他们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贪得无厌的要求,一种新的市场经济被引进。
不久,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这本身又意味着他们不仅日益受这时已在这种新经济中富裕起来的商人和放债人的支配,而且日益受变化莫测的经济波动的支配。
封闭的、静止的自然经济向充满活力的货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对生产能力来说是有益的,但它最初的影响无疑是具有破坏性的、令人不快的。
19世纪中叶克罗地亚一位农民的以下这番具有讽刺意味的感想,在海外的千百万农民中很可能一再引起共鸣: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
贤哲告诉我大车行驶不需马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