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这样,俄国便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新的布尔什维克统治者着手创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其影响至今仍波及世界各地。
五、战争的全球阶段:美国的介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
191么年8月B日,他在向美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中声称:"
我要冒昧地向你们提一个严重警告,不要出于党派偏见,不要因为热烈地偏袒某一方,而作出最强烈、最巧妙、最根本地破坏中立的行为。
在这些即将考验人们灵魂的日子里,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
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
然而,到1917年时,威尔逊本人却正在将这个国家引入战争。
为什么会不顾如此强烈地赞成中立的情绪而介入战争呢?
一个因素是扩军运动。
成立于1914年12月1日的国家安全联盟得到了军人、军火制造者和喜欢争论的政治家的有力支持。
他们宣传同德国作战的可能性,要求进行义务军事训练,要求大大增加常备军和海军。
威尔逊最初反对这种鼓动,但由于政治原因他不可能完全不理睬它。
最后,他亲自领导了纽约和华盛顿的扩军运动游行,并于1916年6月3日主持通过了《国防法》;这一法案将常备军增加了一倍,改组了国民警卫队,并规定在各学院和夏令营中训练军官。
两个月后,另一项法案批准了一个大规模地扩建海军的三年规划。
与这一扩军相联系的深入细致的鼓动和宣传也有助于在心理上为全民族参战作准备。
与此极为相似的是美国1916年3月至1917年8月武装入侵墨西哥所带来的影响。
这次入侵是突然发生的;当时半为革命者半为匪徒的弗朗西斯科(潘乔)·比利亚袭击了新墨西哥州的边境城市哥伦布,杀死了19个人。
比利亚的目的是驱使美国进行干涉,从而使卡兰萨总统名誉扫地,并将其推翻。
威尔逊对此确作出了反应,立刻下令由约翰·潘兴将军率兵讨伐。
尽管派遣了10万多人越过边境,但事实证明要抓到比利亚及其同伙是不可能的。
相反,比利亚又袭击了得克萨斯州的格伦斯普林斯,杀死了四个人。
这在美国引起了对墨西哥宣战并占领其北部地区的叫嚣。
不过,卡兰萨和威尔逊都希望避免战争行动,最后作出了使美国撤军的安排。
然而,通过这些无灾难、无牺牲的军事行动的刺激,这一不可思议的插曲有助于在美国树立起一种战争精神。
有利于介入战争的另一因素是美国在金融和工业上受到协约国事业的约束。
布赖恩预见到这种压力,从一开始就极力主张"
道义上禁止"
贷款给交战国。
这一主张被威尔逊拒绝了,结果,到1914年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
安排"
。
为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
这种情况必然产生了使美国参战的压力。
蓬勃发展的美国工业依赖于协约国接连不断的定货单,而美国银行家的保险箱里装满了英、法钞票,如果德国获胜,这些钞票将变得一文不值。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交战国双方为影响美国人的思想而搞的宣传运动。
总的来说,协约国在这方面做得更成功些,这不仅是因为它们的技术和通讯设施优良,而且还因为它们的情况更易证明是正当的、是出于防卫。
英国人在海上的专横在德国人对比利时的入侵与占领面前相形见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