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最初,布尔什维克的这些希望似乎有可能实现。
在海军发生兵变和革命从波罗的海诸港口传入内地以后(见第二十章第六节),德国皇帝不得不于1918年11月9日退位。
与俄国苏维埃相类似的工人士兵委员会出现在包括柏林在内的各大城市。
革命运动非常强大,共产主义似乎很有可能容没欧洲大陆,至少抵达莱茵河。
然而,最后的结果并不是产生一个苏维埃德国,而是产生一个资产阶级的德意志共和国。
有几个当时未被注意到的因素可解释这一重大结果,一个因素是战前德国的繁荣,它使工人阶级比较心满意足、无心革命。
诚然,1914年时的错国社会民主党是欧洲最强大的政党,但它很保守,专心致力于社会改革而不是致力于革命。
同样重要的是德国农民的富裕,他们的境况比俄国农民要好得多。
在战争的几年中,他们的日子也过得并不太坏,因此,布尔什维克的"
把士地分给农民"
的口号虽然在俄国非常有效,但对德国的影响却很小。
而且,战争在德国革命的时候已结束,这又与俄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对和平的要求也许比其他任何东西更多地帮助了布尔什维克,但在德国却毫无意义。
此外,尽管德国军队被打败,但它决没有象1917年的俄国军队那样士气沮丧、进行叛乱。
在德国,当最后的较量到来时,革命的反对者能号召可靠的军队支持他们。
最后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因素是德国社会主义者阵线的分裂。
当然,这决不是唯一的分裂。
1914年,在支持还是反对战争的问题上,欧洲所有的社会主义政党都不同程度地分裂了。
在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和菲利普·谢德曼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多数派从一开始就支持德国的战争努力。
由于他们比较保守,他们这时拚命反对革命的工人士兵委员会。
"
我憎恨社会革命"
,艾伯特坦率地宣布,"
我非常憎恨社会革命"
。
社会民主党的另一派是斯巴达克斯同盟,它相当于列宁的布尔什维克,由两位杰出、能干的革命者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前者出身于著名的德国社会主义者家庭,后者的祖先为波兰-犹太人。
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斯巴达克思同盟支持工人士兵委员会,希望在德国建立一个苏维埃式的政权。
在社会民主党多数派和斯巴达克斯同盟之间的是独立社会民主党;它也赞成建立苏维埃德国,但又希望同社会民主党多数派合作。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当马克斯亲王宣布德皇退位时,他自己也辞去了首相职务,将政权交给了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艾伯特成立了由"
6位委员"
组成的内阁即人民代表会议,其中3名为社会民主党多数派成员,3名为独立往会民主党党人。
斯巴达克思同盟情愿呆在内阁外面,其原因很简单,他们只对使革命进一步向左的方向发展感兴趣。
菲利普·谢德曼在议会大厦的阳台上宣布德意志共和国成立,但与此同时,李卜克内西也在一哩以外的帝国宫殿的阳台上宣布苏维埃德国成立。
这时,最大的问题是哪一派会取胜。
1917年3月,临时政府成立,当时的形势可与俄国的形势相比。
艾伯特十分潭楚俄国的结果,他不想成为第二个克伦斯基。
因此,11月10日即德皇退位的第二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