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8齐国的削弱给了刘恒尝试推广汉法的机会。
其中一项可能就是肉刑。
汉文帝十三年9,齐国的“粮食局长”
、太仓令淳于意被人告发下狱,按律要被执行肉刑。
他的女儿缇萦给汉文帝上书,痛陈肉刑之苦,还说愿意给官家当奴婢代替父亲受刑。
文帝读后特别感动,就把肉刑给废了,后世遂称汉文帝为儒家仁政的典型。
细究起来,这件事绝不会如此简单。
首先汉文帝并不是儒家的典范皇帝,他是一位“外取黄老,内主申韩”
10的君主;其次,淳于意何许人也?仅是一个小小的太仓令吗?
不然——淳于意是一个被司马迁注意到,并在《史记》立传的人物,绝非庸俗的官员。
在司马迁笔下,他是和扁鹊并列在同一篇列传里的神医。
既然是神医,名气肯定很大。
淳于意后来被释放时,刘恒下诏询问他给哪些人治过病?淳于意回答:我给齐王的太后、齐王、济北王、淄川王、阳虚侯、济北王的宠妃、济北王的奶妈、齐王的孙子、齐王宠妃的哥哥等等都治过病,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都来请我,我怕治不好他们把我抓起来,都没敢去。
由此可见,淳于意不仅名气大,而且与齐国及齐国衍生出来的诸侯国关系密切。
所以,缇萦的呼吁能上达天听,并不是她的文笔好,而是因为淳于意是个名人。
有理由猜测,齐国被削弱后,汉文帝将汉法移植到齐国,肉刑就是其中之一,在齐国属于“新事物”
。
11但连神医淳于意都要被处以肉刑,普通臣民的命运可想而知。
缇萦的呼吁反映了齐国当地人对这种酷刑的抵触,恰好淳于意是个名人,他的遭遇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缇萦的上书能通过层层官僚之手,最终被递到皇帝手中,还感动得皇帝亲自下诏,放人不说,连肉刑都废除了。
她哪能如此幸运?谁为她开的“绿色通道”
呢?猜测是汉文帝在淳于意的案子里,发现了关东民众对纯粹施用汉法已经有所不满,才借此机会,既要继续将汉法推广到关东,又要修订汉法,避免引发臣民反感甚至反抗。
于是,汉文帝下了那道著名的废除肉刑诏:
制诏御史:……《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
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
夫刑至断支休,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
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
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
具为令。
12
这则诏书是现存史料中第一个引用儒家经典《诗经》的皇帝诏书,以往,不论是秦始皇还是汉高帝,都不会在诏书里引用儒家的句子。
诏书,就如同今天的中央文件,引用《诗经》就好比一份文件引用“马列经典”
来作依据。
汉文帝并没有大规模采用儒学的打算,但这起码说明了,皇室已经意识到汉法的弊端,或者说意识到一个政权不能只靠严刑酷法,还要靠“德性”
。
在当时,要想平衡“汉法—秦制”
的酷烈,除了儒家信条,似乎别无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