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77章(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不论是行政区划的短时间内大规模改名,还是烦琐无法落地的俸禄制度改革,以及皇帝抛开官僚体系处理海量普通行政事务,一定会严重影响行政机器的运转。

王莽曾担任大司马、安汉公,总揽行政事务多年,管理经验丰富,怎么会不了解这一点呢?16

这可能仍然源于他改制后对官僚机构的定位。

在他想象的图景中,他坐在天下正中制礼作乐、发号施令,天下自动得到治理;各地的官僚、诸侯仿佛“神职人员”

,道德上以身作则最重要。

在这个图景里,俸禄的绩效管理会使官吏们主动干好工作,改名也会令治理更加有效而不是变得混乱。

这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也不难理解。

历史上,每个时代总有一些人认为,只要实行了什么样的制度,社会就会立刻变好。

但事实是,维系一个版图庞大的国家很难,古代更难。

周代采取封建制,是因为没法中央集权,只能委任诸侯自治,以宗法和礼乐维系忠诚。

秦汉帝国演变为中央集权,就必须采取郡县制度,派出官僚治理。

新朝虽然标榜实现了周代的礼乐,内里还是中央集权的帝国,当然也必须实施郡县制,官僚机构不可或缺。

后果很快就显现出来。

行政体制的混乱,决策链条的断裂,使得新朝的统治机制从效率降低逐渐走向崩坏。

在中央,王莽的亲力亲为确实避免了大权臣的出现,却制造了许多小权臣;他们发现王莽根本干不完这些工作,就扣下一些事情不报,进行权力寻租。

一些从郡县来到长安上书的官员,迟迟等不来回复,长年滞留于此。

长安的卫戍部队都是从郡国征召来服役的,按照制度应该定期轮换,但这事儿没人管,竟然连续三年没有轮换。

地方上就更严重了,行政区大量改名,就得重新刻制印章,吏民对这些名字也很生疏,诏书里提到一个郡县的名字,怕大家不知道是哪里,还得在后面缀上原来的名称。

而行政区划的剧烈更改,导致地方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无政府状态。

有的郡县职位空缺得不到及时补充,剩下的官员身兼数职,疲于奔命,或是大权独揽,无人制衡;有的地方官趁机大搞腐败,盘剥百姓。

郡县的诉讼案件大量积压,监狱人满为患,有人没有罪也被长期关押,最后被放出来不是因为案子办完了,而是赶上了大赦。

边境的军队因为行政调度的失效,粮草供应跟不上,一些军队出现了哗变。

俸禄的无法落实和地方上的无政府状态,使得各级官吏对王莽离心离德,对新朝的热情也渐渐消退。

按照常理,皇帝越是集权,官僚体系越是趋向于暗中对抗,王莽虽然大权独揽,有效权力却日益萎缩,没法有效传导到地方,甚至号令不出长安城。

基层官员利益受损更严重,后来更始帝和光武帝起兵的队伍里,有大量新朝的基层官员加入。

王莽对这些后果,很可能茫然无知。

这可从太傅平晏去世后,他选拔唐尊接任太傅之事略见一斑。

唐尊在汉末就是儒学名士,也是王莽最坚定的支持者。

成为太傅之后,唐尊身着简朴的小袖短衣,出行时乘坐母马拉的柴车,居家时在干草上坐卧,吃饭时用瓦器当餐具,还把这些粗陋的餐具送给公卿,暗示他们也要勤俭。

有时候,唐尊出行时看见男女并排走路,觉得有伤风化,就学着《尚书》里的“象刑”

,把男女行人的衣服用红色涂抹一番,象征性地惩罚一下。

王莽听说后,大为宽慰,下诏让公卿们都向唐尊学习,把唐尊立为官僚的楷模,封为平化侯。

因为此事,后人常说王莽迂腐。

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这就是他眼中官僚应该具有的样子。

注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秘之旅怪谈作者拖更日记炮龙烹凤世子爷他不可能惧内猎人:我真不是除念师青春派黑岩垂钓之神全民转职:开局获得万倍经验增幅将军抢亲记真千金她是全能大佬加满悟性的我打爆邪祟异化武道冥婚盛宠:校草鬼夫好凶猛抗日之天降神兵邪气凛然星门废材又怎么样?照样吊打你!最强赘婿箭魔逍遥初唐万界时空穿越者万族王座半岛检察官步步权谋都市之最强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