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第91章
辛老爷子大惊,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姜崖,甚至觉得对面这位所谓的白酒协会会长是姜崖请来的托儿。
可再瞧瞧人家这房子门头,上面赫然写这市白酒协会几个大字,晕乎乎走进去也瞧见里面确实有办公人员,墙面上也悬挂着诸多奖章和奖状。
看来看去,还真不像是假的。
许是太久窝在竹坑乡那个小山村,不知道山外发展情况,辛老爷子有些局促地听会长介绍自己。
“我们协会成立于1981年,算下来也有15年的历史。
哦忘了介绍我自己,我叫毕建中,担任会长一职有五年时间。”
这位名叫毕建忠的人看起来年岁不大,整张脸红扑扑的,像喝醉酒的样子,当然人现在是清醒的。
毕建忠说整个市大大小小的酒厂有几十家,做得比较大的当然首推赊店老酒。
他听说姜崖一行刚从赊店镇过来,便笑问辛老爷子感想。
辛老爷子慨叹道:“人家咋能发展地那么好?”
毕建忠笑起来,“老爷子受刺激了啊!”
徐红霞和童逸民相视一笑,“不光老爷子受刺激,我们两个也受刺激。”
他们夫妻两个这次来主要是和辛老爷子相熟,有他们陪着,老爷子比较放心。
他们抱着转一圈长长见识的态度,结果在赊店镇不光看到人家现代化整齐划一的酒厂震惊了,瞧见赊店老街上数不清的饭店招牌也震惊了。
姜崖在路上介绍说,省内有四个著名古镇,竹坑乡和赊店镇是其中之二,在明清时代可是齐名的。
但人家赊店镇距离市区近,这十来年发展较快,一条短短不足一公里的老街上店面林立,来玩的人摩肩接踵……再回头瞧瞧竹坑乡,也就十一国庆假期这三天人多了些。
这次参观了这么一大圈,徐红霞夫妻已经不知足了,还想着有没有可能和赊店镇一样多来些人,让他们这些古镇土著也多赚些钱。
毕建忠听了之后也忍不住慨叹,赊店镇之所以现在走在前列,还是前几届的地方领导脑子活泛,思路开阔,引来外部资金投资本地古镇建设,尤其重视赊店老店这个白酒品牌,投了不少钱,而且牟足了劲在省级和中央级电视台和报纸打广告。
说到这里,毕建忠倒有些担忧。
赊店老酒再怎么说从品牌价值上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有一定的差距,虽然现在他们打广告打得特别厉害,甚至把广告打到了每年一度的春晚,可到底市场基础弱了点,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市场开拓能不能跟得上,销售情况能不能支撑起巨额的广告费是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了,他们现在已经走在前列,出现阶段性的问题也再所难免。”
他站起来请众人前往负一层的酒窖。
不愧是白酒协会会长,一行人沿着楼梯走下去,还未见到酒就闻到浓郁的酒香。
不过是拐个弯就来到酒的世界。
四面墙壁上全摆着一排排的酒瓶。
大家为之熟悉的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山西汾酒、四特酒等自然都有,细看过去,还有台湾金门的高粱酒、俄罗斯的伏特加酒等等不常见的酒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众的土酿果酒、本地黄酒等。
比较引人关注的是多年份老酒,这些酒最好喝也最值钱。
姜崖注意到酒窖的梁柱上挂着一个温度计和湿度计。
这是为了时时控制好酒窖的温度和湿度,让老酒在时间的沉淀中越来越醇。
辛老爷子是爱酒之人,今天算是长了见识。
毕建中爬上梯子,小心翼翼从最上一层储藏阁内拿出一瓶酒来。
这瓶酒酒身用的是老瓷,黑亮亮的,瓶口用泥封着,圆鼓鼓的瓶身上还贴着一张几乎被岁月湮灭的红纸,上面勉强可辨析出“竹坑香”
三个字。
辛老爷子捧着细看起来,越看越心惊,“这是……”
毕建忠两眼簇亮,“这是我父亲多年前去竹坑乡在您家酒厂买的,这么多年还保存着。
算起来也有四十年的历史。”
当时他父亲买了两瓶,其中一瓶已经招待亲友的时候喝完。
他父亲和他一样一辈子嗜酒如命,当然也是品酒的高手,喝了这款竹坑香后,赞不绝口,说它酒味醇厚,后劲带着浓郁的粮食香味,喝起来厚重、沉稳,是典型的浓香型好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